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ID:21473517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秦皇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在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绝大多数评价人员将关注点主要放在建设项目对水、大气、声环境的影响上,很少实际涉及并深入进行建设项目对景观影响的分析。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心理需求或精神需求不断上升。景观美学资源就是满足人们精祌需求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我国景观资源正在遭受破坏,从“以人为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积极进行景观美学影响评价和保护景观美学资源己成为当务之急。关键词:景观偏好;环

2、境影响;评价;应用.1八—刖目我国幅员辽阔,異有独特的景观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山水美学理论,对现代景观视觉的环境评价虽然起步较晚,但自1985年以来,也逐步出台了有关景观视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尽管有法可依,环境影响评价至今仍未将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作为重点纳入体系之中。基于此,文章针对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尤其是景观偏好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国内景观视觉环境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部分参考依据。1景观偏好的差异在景观偏好的研宄上,帕特里克·米勒详细介绍了幵普兰夫妇的“内容识别法”,并通过商业环境的案例研究景观偏好的类型及对景观的

3、基木反映,从而揭示人们对景观潜在的感知。朱晓宁以“总部基地”这一代表性办公空间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背景(性别、教育背景、年龄)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不同人群对此类空间的景观偏好基木一致,但专业人员对景观的敏感度更高一些。那么,导致存在景观偏好差异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景观偏好的?下面具体介绍。1.1基于社会经济背景与环境使用经验的不同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会影响景观设计的偏好,而使用者H常的生活经验则对景观设计的偏好有相当大的影响。在视觉景观偏好研究中,综合众多学者说法,认为人的偏好以环境的经验和认识为基础,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居住地、熟悉程度、教

4、育程度、景观经验、旅游经验、居住环境和活动喜好等变项,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景观审美的偏好。1.2基于景观设计类型与材质的不同景观类型的不同对于观赏者而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与认知。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学者王泽猛认为,景观、建筑与设施在物质材料上的应用已达到相当发第一作者简介:张娟(1988—),女,硕士,助教;从事园林教学工作。项0来源: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高校风景园林专业GIS课程设置于教学实践研究”GY1251503);海南人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项S(hdjyl646)。达的程度。这些物质材料和技术作为媒介传达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不冋景观类型所涵盖的不同景观

5、材质,将带来不同的场所体验。1.3基于景观认知因素的不同人对景观环境的看法需要透过环境认知的作用产生。凯文·林奇13]认为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包括知觉、认知与评估3个阶段。(1)知觉。透过视觉感官获得景观讯总,接受环境刺激,直接接受视觉景观的信息或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受。(2)认知。将视觉景观的特性加以组织,透过个人过去的经验、知识、期望和所属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景观做诊释与价值判断,产生认知与了解的行为。(3)评估。通过个人过去的经验、B前的需要、期待及心理状态,对景观品质作出感情价值的判断,产生景观偏好。2景观偏好研究在旱期的景观偏好研究中,

6、研究者对景观质量的评价主要基于具体景观特征的视觉效果,诸如植被种类、建筑物风格类型等,随着研究深入,景观特征因素也被更细化的分解描述,在Arriaza等的研究中,植被覆盖率、色彩对比度、荒芜率等14个评价因素被纳入度量景观属性的评价。Bulut等在此基础上还考虑了色彩多样性、天空面积比、人造因素的积极消极比率等影响因素。在Karjalainen等的研究中,利用数码景观模拟器对景观进行评估,提出景观模拟器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图片的技术精度,二是现实景观的真实还原度。在这两点要素水平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数码景观模拟器能够科学评估景观的美学价值,但景观娱乐价值还需

7、要大量的区域景观偏好数据作为基础参数纳入研究。Thomas等将3D技术引入景观偏好研究中,通过模拟动态的行人、骑车人的移动速度,将传统研究方法无法表现的影响因子纳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低速水平的运动模式对小径景观有更积极的影响。同吋,研究也为景观研究中纳入动态影响因素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参考。景观偏好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在学4国外相关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冇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评估、美学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涉及居住景观、植物景观、自然旅游景观等多种景观类型。基于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现状条件,目前针对旅游资源评估的研究较多。刘媛媛等和叶晓敏等探讨了文化差异特性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