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1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1

ID:2147598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4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1_第1页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1_第2页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1_第3页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1_第4页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1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言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言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言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根据后注释联系上下,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教学时间:2时教学过程:第一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感悟读法。1.师:学习言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

2、再跟老师读。(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二、结合注释,疏通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结合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4.小组合作,疏通意。.指名说全大意。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结合

3、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4、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出示全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时(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激趣引入,揭示题师:同学

5、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题,齐读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梳理学法1.自由读,凭自己的理解说说主要讲了一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韵味;三要感悟人内涵

6、(意境、感情、哲理)。二、读熟,自学理解 1.自由读,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纠正字音。3.反复读,把读熟。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记下不懂的问题。.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中的意思。游:   其:   为:也:  如:此:乎: 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3.朗诵,看哪组能读

7、出古韵味。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下收集资料,将内学习延伸到外。)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以表演的形式复述内容

8、,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言,培养学生阅读古的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