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ID:21481095

大小:7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2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_第1页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_第2页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_第3页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_第4页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关键词】女性犯罪;特点;预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妇女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大部分女性逐渐摆脱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贪图虚荣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女性失去正确把握自身的能力,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现今女性的犯罪率节节上升,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研究,并遏制其发展之势。一、女性犯罪的概念及特征女性犯罪,顾名思义即指犯罪主体为女性的犯罪类型。这是一类根据犯罪主体

2、性别的不同,及女性罪犯的心理、生理的特殊性,而独立于男性犯罪的犯罪类型。刑法对于女性犯罪并未单独划分出来进行相关规定,但是犯罪学把它单独归为一类犯罪进行研宄,可见女性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犯罪特点。女性犯罪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意识也较为淡薄。犯罪嫌疑人多为文盲或小学文化,约占犯罪女性的90%。由于文化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容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走向犯罪。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定局限性,导致这些人性格偏激、狭隘,易感情用事,遇事易冲动,自控能力较

3、差,常因家庭、感情等琐事处置不当,而采取过激行为,诱发犯罪。2、因情感犯罪是女性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区别于男性,女性是一个偏于感性化的群体,感情生活在女性的曰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同时,她们意志偏于薄弱,极易情绪化,因而当她们的感情遭遇挫折时,她们便容易滋生出嫉恨报复等等心理,而当这种心理主导其意志时,她们往往会通过一些偏激的行为来表达其意志。这些偏激的行为如杀人、故意伤害、诽谤、盗窃、吸毒等往往便是犯罪行为。还有一些女性情感错位,为了满足其情人恋人的物质需求,不惜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手段如卖淫、盗

4、窃等来获取金钱方面的利益。因此大部分的女性犯罪行为带有强烈的情感因素3、具有加害人和受害者二重性。就女性罪犯而言,她们在成为加害者之前大部分都是受害者。女性由于与男性生理上的差异,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工作方面女性同男性往往无法受到平等对待,很多时候歧视女性都会变成一种常态化,有的女性在遭受歧视时便会滋生报复社会的心理,纵火、在公共场所泼硫酸等非法行为就是她们的报复手段;有的女性则是在长期遭受虐待或家庭暴力后,忍无可忍时奋起反击,她们往往认为唯一结束遭虐状态的方法便是施虐者消失,于是杀死施虐者就是她们的最好

5、选择;有的盲目轻信他人,以致被人拐骗、拐卖或诱奸,于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有的以色情勾引,进行诈骗、拐卖人口等犯罪活动,或与其它违法犯罪成员同流合污,互相利用,相互勾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4、犯罪类型日趋多样化。从犯罪类型上看,以前的女性犯罪多为刑事犯罪,政治方面的犯罪较少,在刑事犯罪中以杀人、盗窃、诈骗、重婚等犯罪类型较为多见。而近年来女性犯罪的领域己经扩展了,女性犯罪类型由以前的侵财型犯罪和性犯罪逐渐向各种暴力犯罪发展,特别是过去女性涉及较少的抢劫、诈骗、流窜盗窃、吸毒贩毒、贩卖人口以及走私等犯罪比

6、以往有了很大的增长。另外,女性犯罪还涉及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伪造、买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伪造、买卖武装部队证件、印章罪,拐卖儿童、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其他如包庇罪、转移赃物罪、妨害公务罪也有一定比例。可见女性犯罪已经涉及金融领域的犯罪、经济领域的犯罪、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等多个方面,犯罪类型多方面发展。5、高学历女性犯罪有增多趋势、职务犯罪率上升。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高学历女性犯罪有所增加,一些具有大中专甚至研宄生学历的女性走上了犯罪道路,据统计,1997年至XX年,全

7、国在押女犯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女犯上升了%。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越来越多地加入到管理者的岗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职务犯罪。可见,高文化犯罪己是趋势,女性职务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6、犯罪年龄低龄化。女性犯罪的年龄相对男性来说是偏高的,从性格气质和社会原因来看,女性大多是性格内向的,处理事情的经验不够丰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好,在社会中一直处于受保护的状态,此时的青少年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保持得很好,很少有意识去实施犯罪。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情的日益丰富,物欲和情欲的提高,

8、女性才渐渐有了犯罪的迹象,因而女性犯罪多为财产类和性欲类。但是目前女性犯罪正在进一步向男性化发展,青少年犯罪率的年年提高,女性犯罪的平均年龄也在不断地下降。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中国女性犯罪的平均年龄为24岁;到了70年代,平均年龄降到21岁;80年代和90年代则为15—18岁。下降如此之快,骇人听闻。社会中的犯罪现象是一个整体,女性犯罪作为犯罪整体的一个分支,也具有向低龄化和青少年犯罪提高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二、女性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