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

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

ID:21482131

大小:68.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_第1页
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_第2页
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_第3页
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_第4页
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趋势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53摘要: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仅是现代工业产业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将进一步涉及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必将推动电气工程的发展,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只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引言电气自动化作为当前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也将更加普遍。基于目前其技术尚不成熟,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问题仍然很多,国家就应当加快科技研究,对现有问

2、题进行解决,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一)、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应用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異有不可替代的高质高效的特性,可以明显提高电网调度中心的工作效率,降低时间成木和人工成木。电气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是通过调度中心里可以控制全局网络的中心电脑系统实现全网调控的自动化管理,另外还需要配备运行高速的中心服务器、大屏幕显示器、工作站等。通过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根据电力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反馈的信息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对安全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为基础对电力负荷情况制定预估方案,实行科学的调节。同时可以对电网运

3、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和突发问题及时检测并做出恰当的判断,采取科学的解决方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机械设备使用和人员的安全。(二)、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的自动化应用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一般按不同层次分别设置,系统分散监控的关键要素有高速数据通讯网、以太网、运行人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过程监控元件。工作站可以实现操作人员对机器指令的设置,过程监控元件不仅可以直接参与运行工作,还能够传递和接收系统多个部件发送的信号,经过数据分析核算,将设备的即时工作情况和各项指标通过大屏幕反馈出来,同吋具冇信号输出和打印功能,对设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以及

4、安全防护管理。(三)、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实际成用变电站在电力输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变电站很多,而且分布较为广泛,因此很难实吋监控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全微机设备全自动操作变电站运行,也可以实吋监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同时可以采用远程屏幕对变电站进行画面监视,这样可人人提高变电站的综合监控能力及其运行效率,使变电站各项服务工作更好的开展。二、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领域在近年来范围不断扩人,传统的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己经显露出海量信息难共享、系统可扩展性差等“瓶颈问题”。智能数字化变电

5、站技术的发展能有效地解决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瓶颈”,如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磁饱和等问题、设备二次冋路寄生电路问题、控制冋路传输信号的电磁干扰问题、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问题等,并且成为智能电网变电站节点环节的重要技术支撑,有助于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等特征,逐步向智能电网迈进。(一)、工程概况琴韵变电站是珠海横琴新区第一个220kV变电站,在珠海首次采用220/20RV电压层级方案,按智能、高效、可靠地绿色电网(简称cccgp,即3C绿色电网)标准建设。琴韵变电站最终规模包括主变4台总容量400MVA,220kV出线共9回,20kV

6、出线40回,首期(2011年)工程建设共4回220kV出线,20冋20kV出线。220kV琴韵变电站将面向澳门和珠海供电,是广东电网公司3C绿色电网试点工程项0。(二)、220kV琴韵变电站采用智能变电站技术1)站内智能装置按照IEC61850标准建模并通信,形成智能变电站的三层结构,与地调实现IEC61850规约通信,实现数据、模型和图形的传送。2)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构建在线监测系统,集成整合变压器、220kVGIS(金属全封闭组合电器、20kV开关柜、20kV并联电抗器等站内关键设备的状态采集和监测信息,实现全站设备状态的综合分析和应用。3)采用视

7、频及环境监控技术,对一次设备状态通过视频智能分析和红外成像技术分析,构建视频与监控信息交互通道,实现控制视频联动及环境监控辅助设备控制(如空调与温感系统,照明与操作系统联动等)。4)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设备及人员识别无线传感网络,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FID电子标签实现设备及运行人员的智能识别,与监控系统交互信息,实现在运行维护人员的“智能检修维护认证”、“智能巡检监督”等设备操作安全管理。5)采用一体化信息平台,对站控层设备进行功能融合,并结合在线监测系统、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监测、智能巡检、智能预警等高级功能。6)采用分布式

8、光纤传感技术,数据通过光纤传输,构建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实现了高压设备温度的无源监测。7)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