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

ID:21485535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_第1页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_第2页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_第3页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_第4页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理论线损计算与典型线损分析摘要: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经过供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等相关设备时,会产生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便称为供电损耗,简称为线损。线损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变损耗,主要指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能量损耗;二是固定损耗,主要是变压器的铁损、现场运行的电能表内部线圈的损耗,电力电容器的内部介质损耗等,上述两部分的线损通常称为技术损耗,除此以外的其他损耗则称为管理损耗,主要是指因为供电企业管理不够完善、要求执行不严格、现场运行的计量装置存在误差无及时校验修正等因素造成的各种电能损耗。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分析;理论

2、计算线损指的是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失,即为电阻、电导等器件消耗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同时也包含一部分能量损失,然而该部分能量损失是由变压器绕阻的电抗、变压器铁芯的感性电纳、线路的电抗以磁能形式散发的。县级供电企业按照其公司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参股公司等几种形式,必须接受上级单位的协调和管理,是本管辖区域范围内供电业务的直接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管理上,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尤其是刚改制不久的县级供电企业,没有开展配网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不能分别计算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值,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线损分析。同时,由于没有开展理论线

3、损计算,不清楚单个配电线路、低压配电台区的理论线损率,在线损考核指标制定上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此外,部分县级供电企业虽然开展了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但计算方法过于粗糙,手段落后,对规范线损管理体制和制定降损措施意义不大。总体来看,理论线损的计算工作在县级供电公司开展的并不是很理想,不能为降损工作提供技术性指导。县级供电企业直接面向广大低压用户供电,专线用户和专售电量较地市供电局少,无损或少损售电量比重低;此外,农网用电负荷密度小、供电半径大、线路延伸长等外部因素,这是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率高的客观原因。高能耗配变的使用、线路绝缘老化、台区无功补偿不足

4、、电能计量装置覆盖率不高等都是线损偏高的普遍的技术原因。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管理措施1.1加强基础资料管理建立规范的图纸档案,包括电网主接线图、变电站一次接线图、10kV线路地理走向图及单线图、0.4kV台区地理走向图等。完整、准确的基础资料是开展理论线损计算的基本条件。1.2计量装置及抄表对于线损统计和理论计算所需要的计量点,应保证计量箱(柜)完好,各种计量装置(尤其是关口计量表),应定期校验保证计量精度,做好计量装置的运维管理。1.3线损考核线损指标考核是降低管理线损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开展“四分管理”和指

5、标考核,暴露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加以解决。1.4无功管理对台区、线路设定功率因数指标(尤其是台区),通过无功表的定期抄管,了解低压台区功率因数的实际情况,为无功补偿方案提供准确依据。1.5定期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县级供电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明确线损理论计算周期。通过理论线损率和统计线损率的分析比较,鉴定网络结构的合理性,供电管理的科学性,找出计量装置、设备性能、用电管理、运行方式、抄收统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2技术措施(1)对于负荷较重的县城线路,可将线路出口1公里干线扩容。据理论计算相关统计,线路出口1公里导线的

6、损耗,占10kV线路总损耗50%以上,故线径增加一个等级,能显著降低线路部分损耗。(2)更换S7及以下高能耗型配变,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先从线路末端开始逐步更换,这样既降低了配变损耗,又使线路损耗有所改善。(3)完善无功补偿与无功优化。在变电站增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杜绝无功过补偿与欠补偿,维持母线电压恒定。对配变容量较大的低压台区,加装分组投切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使配变低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县级供电企业典型线路线损分析:各级关口计量点有正、反两个负荷方向,因此各关口计量点的电量统一做了如下定义:“A开关反向”:变电站A的线路流入

7、到母线的负荷电量。“A开关正向”:变电站A的母线流出到线路的负荷电量。a.llOkV线路线损统计计算方法线路上有三条T接线路且双侧110kV开关均装有电能计量装置b.lOkV线路线损统计计算方法关联线路1和2的总线损率=(WA2正向+WA1正向-WZ终端用户侧)/(WA2正向+WA1正向)X100%关联线路1和2的10kV线损率=(WA2正向+WA1正向-WE配变总表)/(WA2正向+WA1正向)X100%如:关联线路2负荷转由关联线路1供电的时候:转电台区用户侧调整的电量=【(T转电结束时间-T转电开始时间)/T总运行时间】*WE转电台区终

8、端用户侧转电台区总表调整电量=【(T转电结束时间-T转电开始时间)/T总运行时间】*WZ转电台区总表关联线路1的总线损率=(WA1正向-W用户侧调整后)/WA1正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