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州一模语文试题解析

2018苏州一模语文试题解析

ID:21493168

大小:196.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18

2018苏州一模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2018苏州一模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2018苏州一模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2018苏州一模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2018苏州一模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苏州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8.05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藉爬梳。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也随之不攻自破。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A.故事不经之谈安居乐业B.故实不刊之论安居乐业C.故事不刊之论安土重迁D.故实不经之谈安土重迁【答案】D【解析】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

2、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故实,指出处;典故;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根据语境,第一空选“故实”,排除AC。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根据后文的“不攻自破”,可知选“不经之谈”。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安土重迁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根据后文“并渴望着重归故土”,选“安土重迁”。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

3、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答案】D【解析】A把“人群中这些面孔”比作“幽灵”,把“美丽的面孔”比作“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B把“铁轨”比作“中国的肋骨”;C把“心”比作“窗扉”。D无比喻手法。3.下列诗句都是就菊花特点展开的吟咏,其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宋•郑思肖的《寒菊》)B.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C.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D.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答案】C【解析

4、】ABD三句都是就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的特点展开吟咏的,这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而C句是说金黄色的菊花零落凋残,即使干枯了香气也不会改变,侧重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幽默并不等于尖刻,▲。▲,▲。▲,▲。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①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②事实上,刀光血影中只有恨,并无幽默③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严肃④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⑤因为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A.①②④③⑤B.⑤③④①②C.④①⑤②③D.③④⑤②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性。②句中的“事实上”解释了①句中的“不

5、少人误认”的内容,所以应是①②,排除CD。④句中的“杀气、怨气”是对③句中“高度的严肃”的进一步阐释,所以应该是③④,排除A,所以选B。本题也可以从标点符号的关系上入手。5.某同学家里添了个书房,他向朋友征集书房名,要求能体现其发愤读书的意愿。下列书房名不符合要求的是A.十驾斋B.知不足斋C.尔雅斋D.映雪斋【答案】C【解析】A含“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意思;B取“学然后知不足”的意思;C含“文章尔雅,训辞深厚”的意思;D取孙康“映雪”苦读的意思。所以选C,C强调文章的特点,没有体现其发愤读书的意愿。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囊萤映雪:比喻人勤学好问。原出处:晋孙康家

6、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后以“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尔雅》,儒家经典之一,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辞书之祖。“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余庆传王世贞余征君,讳(名讳,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分用义异,合用义同名字,但含有敬意)庆。王父(即祖父,也泛指对老人的尊称,又为神仙名)希犹为南昌之定安人,生橘泉公禄,博学工诗,尤善岐黄业

7、(岐黄,最初指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和其作者岐伯与黄帝,后世因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业指中医行业)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向西游历)湘汉,之(往,朝某方向走,到…去)固始,所至以其业起(使…康复)病者,而固始士大夫尤贤(以…为贤)之,遂家(安家;定居)焉。娶于氏,生征君。征君甫(刚刚,才)七岁,而有大人志,诸公属(shǔ)以偶对(即属对,谓诗文对仗,简单来说,属对就是对对子,也就是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