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ID:21495685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现代高校在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本文简要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特点,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现状,并概括了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有效对策。【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05-01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很多,例如蹴鞠、太

2、极拳、气功和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传统体育项目,长久以来,民族传统体育都因具有民族文化特征被传承下来。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一)民族性。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是由各民族创造出的不同精神形态。(二)多样性。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多样性特征,自古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就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这就使得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内

3、容具有多样性特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还可以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一)缺乏专业的教学人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只重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发展,而忽略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人才的培养,这就导致高校缺乏专业的民族体育教学人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不全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常存在教学评价机制不全面的问题,这就导致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无法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质量。(三)民族传统体

4、育教学体系不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源于中国,国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非常少,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就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不全面,实际教学存在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突出问题表现在教学体系不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方面,这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普及。四、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一)引进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人才。引进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人才,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致力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健身方法的研究,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配备了充足的师

5、资力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构建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都没有意识到教学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性,或者构建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机制不科学、不健全,这会导致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成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教师无法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进行针对性地改善,长久发展下去,就会导致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不利于中华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利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三)优化并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重要

6、性,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有效实现中华传统养生的目的,这对人们身心共健是极为有利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推陈出新,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全民健身计划中,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开辟一条光明的道路。因此,高校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对民族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发展并解决,并聘请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对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进行有效地改进,重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究活动,有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成果。参考文献:[1]张银行,张立斌.高校民族传统

7、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12).[2]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3]朱瑞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作者简介:马庆娟(1984-),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现任职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健身气功、民族传统体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