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ID:21503488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员工主观幸福感是员工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以往研究多关注员工满意度,但是有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与员工绩效的相关性较低,而员工满意度与员工绩效却存在很大的正相关性,本文将对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探研。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大五人格理论   幸福是人们对于显示生活的主观体验。生活是丰富多样的,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各不相同,因此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也是多样的,主要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物质条件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2、,幸福首先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幸福。但是幸福并不等同于物质享受,更不能把幸福简单归结为个人物质享受的追求与获得。幸福还包括精神幸福,精神幸福就是人们快乐的心理体验,而心理体验是感情,是心理、意识之一种,属于主观意识范畴,它是依人们自己的主观感觉而转移的。  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SWB),是一个心理学专门术语,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所以SWB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态度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两个方面。情感平衡是指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

3、较,占相对优势的愉快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一个总体、概括评价。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衡量SWB更关键有效的指标。   一、员工主观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一个人对工作的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相反,对工作的满意度水平低,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态度。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主观

4、反映,只涉及工作领域内的情绪,而主观幸福感不仅涉及工作领域,还涉及家庭、婚姻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工作满意度的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情绪,但个体的情绪同时还会受到家庭、婚姻等生活因素的影响,所以工作满意度只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方面。  现在很多思想认为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有正相关,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都没有发现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有明显的正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仅为,相关性是很低的。却有研究发现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绩效做出的评价与幸福感有显著的相关,因此主观幸福感能比工作满意度更好的预测工作绩效。  

5、二、影响员工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1.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个体的积极情感从20多岁到80多岁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即个体在20岁前后是SWB和积极情感比较高的时期。严标宾等对48个国家和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SWB体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他们有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高的生活满意度。   2.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在大多数研究中发现男女在总的幸福感差异不显著。但在SWB的不同维度上,两性的差异还是存在的。Wood等人发现女性报告的积极情感水平较男性高。这可能是因为在社会分工中,女

6、性更多的从事需要表达情感的工作,如老师、护士或在家中照料儿童等,使女性较男性更易体验和表达情绪的变化。  3.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人格是成人独特的性格反应倾向,既表现生物的特质,又有后天习得的成分。Diener和Cooper(1998)的元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人格是幸福感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在他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中,认为人格影响着人们处世的行为和态度,增加经历某种情境的可能性,不同的情境又引起SWB增加或减少。对于人格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大三人格,即以艾森克对人格的分类,从神经质、精神质和外倾性三个维度来研究人

7、格与SWB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向性与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能够增进幸福感;神经质与幸福感存在负相关,能够降低幸福感。  大五人格理论(Costa等,1992)比较系统地解释了人格对SWB的影响,大五人格理论是研究外倾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公正性与SWB的关系。Costa&McCrae(1982,1991)的研究表明,五个因素全部与SWB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经验的开放性同时与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宜人性和公正性与SWB的关系模式是一致的,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能

8、够提高SWB。可见,不同的人格特质对SWB的影响机制不尽相同。   4.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对某一成就行为进行主观判断。Elliot和Sheldon(1997)的研究表明,回避目标的追求、较少的目标发展与低幸福观都有关系。Ryan(2000)通过对目标效能的控制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