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ID:2150410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_第1页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_第2页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_第3页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与作用不可小视。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农村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基层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力度,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村级农家书屋,极大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已成为越来越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文化建设的发展快慢、水平高低、范围大小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整体发展思路,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做好四个转变。    一、转变老思想    在

2、一些领导看来农村文化是农村百姓自己的事,一提起农村文化如何发展,借口如云。比如说:百姓文化水平低;天天忙农活,干一天活累了还搞啥活动等,这种思想必须转变。真正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有关单位就要下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农民需要什么、要求什么,深入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农民所需所求,要根据地域不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农村文化工作方案,使群众文化工作适应和有效地促进小城镇文化建设全面实现。真正让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活起来,让百姓的文化生活丰富一些,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不起来不要”的陈旧思想。    二、转变老办法    有的部门在以前有着一贯的工作作风

3、,走是走了,问也问了,回来也汇报了,就是不落实。上面安排下级,一直安排到村委会,实际上就是空于形式。因此,落实是关键,政府就要指定单位结合本地的实际为农村提供必要的支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让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出资出力,共同关心、关注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在设备资金上都要给予支持,这样农村文化事业才能有发展。    三、转变老形式    一提到农村文化,有人就说没什么可搞,只有扭扭大秧歌、锻炼身体、唱卡拉OK等等偏见思想,我们应将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延伸,要根据本地特色发展文化事业,比如“刺绣的、玩石的、搞画

4、的、根雕的、唱影的、说书的”,可以互相交流,村与村之间相交流,乡与乡之间互有无,这样形式才能互相补充,才能彼此借鉴,才能丰富完善,形成区域文化联动,让百姓从中找到自己的潜在优势,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上山下地,还能成为文化人,时间长了从事的人就多了,队伍就大了,农村文化工作也就火了。    四、转变老制度    我们应该建立一系列的奖励制度。以前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制度很少,或只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奖励制度,本着服务于民的精神,对那些为百姓文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企业应给予一定的荣誉、物质奖励,激励全社会的有识之士关注百姓文化,共同为农村文化事业的

5、发展做贡献,加大对农村文化个人的鼓励和支持,分别根据农村文化的不同地域、不同特点,设立专项表彰,范围要广、金额要多,要坚持长久。不要一阵风,领导调走了,活动就没了,制度就费了。这种做法万万要不得,要向省文化厅开展“农村文化之星”评选活动一样,扶持和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各地都可仿照执行,形成合力,使干事、干好事的人得到政府奖励。  总之,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里,文化建设是必抓的主阵地,让那些有作为的人大有作为,让那些等待机遇的人有所作为,这样农村文化才能有发展,百姓的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丰富多彩,民族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社会才能发展的更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