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ID:2151409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_第1页
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_第2页
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_第3页
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_第4页
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摘要:鉴于杂交构树在饲料方面的广大前景,文章主要研究在加强杂交构树水肥管理的前提下,从杂交构树的种植密度入手,研究什么样的种植密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杂交构树的生物量,提高杂交构树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杂交构树;高产栽培技术;生物量;种植密度  杂交构树为桑科构树属植物,是我国近十年用太空搭载航天育种等综合手段培育出的航天杂交构树,具有速生、丰产、优质、多抗等特性。树叶富含粗蛋白和类黄酮,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被专家称之为神奇的养殖之星,综合营养成分超过豆类植物。可代替豆粕、鱼粉用于各种动物的

2、养殖。  杂交构树与其他绿色植物一样,构成根、茎、叶、果实等90%以上的干物质都是来自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组成,植物干重只有5%-10%的干物质是通过根部吸收获取的[1],杂交构树作为饲料的获得器官是整个嫩株,而其中又以构树叶为主,构树叶既是光合作用器官又是收获物,所以杂交构树在栽培技术上以最大限度获得光合作用产物为优先,这就要求杂交构树在栽培密度上的合理化,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发挥它最大的经济效益[2]。  近20年来,许多木本植物作为经济物种,都向着“稀改密”、“高改低”的趋势发展,逐步推广密植高产的栽培技术,像桑树在这方面就获得了很大的效果,所以

3、说要得到快速高产,杂交构树的栽植不仅要在水肥上加强管理,而且还要为杂交构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构树叶能够最大效率的吸收光能,产生更多的有机物,提高光能的有效利用率。  1材料与试验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种植地位于泉州绿丰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苗圃内,地处泉州市洛江区前埭社区,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干、湿季甚为分明:3-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为湿季;10-2月仅占全年的20%,为干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4

4、0千卡/平方厘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9.5-21.0℃(仅西北部的山区低于18℃),最热月平均气温达26-29℃,最冷月也有9-13℃。全年无霜期长,沿海地区基本无霜。≥10℃的有效积温为5610-7250℃。年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  1.2材料  种苗引自中科院培育的中科1号杂交构树苗作为母本,由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扩繁出杂交构树组培生根苗。种植生长到平均高度15cm左右,作为试验苗。  1.3试验设计  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林木能更充分利用营养空间,从而获得更高产量,因此造林密度的调控对杂交构树高产有很大的影响[3]。通过在每

5、年3月份栽植规格一致的组培生根小苗,对比栽培1000株/亩、1500株/亩、2000株/亩、2500株/亩、3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杂交构树的单株生物量,一年刈割四次每次隔2个月,统计每次刈割的株平均生物量,优选出最适合杂交构树的栽植密度。  1.4管理措施  1.4.1整地  通过清理土地杂草、石块、杂木并翻土改善立地条件,提高土壤疏松透气性,并适当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养分和水分,提高杂交构树成活率。  1.4.2施底肥  为了得到高产,每穴施复合肥60g,并与穴内土充分搅拌混匀,在进行苗木的移植。  1.4.3提苗肥  栽培15天后,每亩用1

6、000kg或施洒尿素10kg每穴,促进幼苗进一步生长。  1.4.4除杂培土  构树苗栽植一个月后要进行中耕、除草、培土。除草有利于苗木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减少杂草竞争关系。中耕以10-20cm为宜。培土可增加根部覆土厚度,保护根系,促进生长和营养吸收。  1.4.5灌溉  少雨季节适当进行灌溉浇水处理,保证苗木成活率。  1.4.6追肥  追肥要与浇水配合进行,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量根据苗木的大小进行,小苗小施大苗多施,还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选择施肥种类。  1.5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6采收方式  饲用构树

7、林到了一定时间就是及时收割或者采摘,避免叶片老熟,枝杆木质化,影响畜牧饲料的适口性,采收的方式可有两种,一种机械收割,适合平坦开阔地带,一种是人工采摘,本试验采用人工刈割,一般在植株长到1-1.5m时就可进行收割,收割时留底10-15cm继续长生[4]。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四次刈割单株杂交构树的生物量比其他种植密度下要高,第二次刈割的时候达到最大为2.22kg/株,比同一次刈割最低时的1.88kg/株高出0.34kg。当种植密度达到2500株/亩的时候,单株平均生物量有所下降,最低时仅有1.58kg/株

8、,说明在这种植密度杂交构树没有办法充分利用光能达到高产。同时可以看出单株平均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