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

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

ID:21516102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_第1页
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_第2页
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_第3页
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_第4页
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形象如何“转码”为动画形象  动画形象富于幻想、动感十足、内涵隽永、演绎生动,中国文化的深邃博大和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为动画形象的产生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中国动画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在灿若星河的世界动画形象长廊里,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一、中国动画形象的题材  纵观中外动画片,中国形象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神话传说  中国虽然没有古希腊、罗马那样丰富庞大、自成体系的神话世界,但是也有着想象奇崛的创世传说、天人对话、英雄传奇等等。这些想象具有原始神秘、丰厚朴茂的特点,如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  2.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天然地具有简洁生动、富有生

2、活情趣、易于传播的特点。不论是牛郎织女的爱情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间悲剧,还是阿凡提的诙谐传说、大灰狼的故事,无不具有上述特点。  3.文学形象  在灿烂的中华文学长河中,不乏精巧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凝聚了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如《木兰辞》中的花木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等。  4.民间文化  中国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关联,具有极高的认可度和可传播性。这些自然也成为动画片关注的题材。比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与“众人

3、拾柴火焰高”相嫁接,演绎出动画电影《三个和尚》,惟妙惟肖,脍炙人口。  5.中国符号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很多异域文化被形象化,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符合外国人对大熊猫和功夫这两个典型的中国元素的合理想象,两个毫不相干的元素以故事化的情节元素嫁接在一起,产生了在中国人看来匪夷所思,而外国人却津津乐道的奇异传播效果。  上述中国动画形象大多具有超现实、超自然的原始力度、古朴的道义感、潜在的神秘感,形式简约、富于象征意味,能给人视听快乐和精神愉悦,无疑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精神的贡献。  二、中国形象的动画创作方法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应天时、接地利、顺

4、人和的结果,在动画片制作过程中,这些具有鲜明风格和独特气韵的中国形象在生成的过程中,不是被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而是与时俱进,进行了个性化处理,成为世界动画星空中一个个熠熠生辉的星座。  1.移植  即择取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并就其性格中某一方面的特质加以发挥,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原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性格多面,兼具神性、人性、猴性,动画片则突出了其神性和叛逆的一面,以此安排故事,铺陈情节,成为众人喜爱的“美猴王”。  2.化用  动画形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从原先的形象中化用而来。在迪斯尼的《花木兰》中,《木兰辞》里那个孝顺、恭从、英武、妩媚的花木兰变成了一个睿智的大将军,

5、智勇双全,具有鲜明的叛逆性格,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替父从军”的纯孝情节变成了西方人所推崇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妇女自身解放,影片的最后是君王向这位平民女子鞠躬,礼花飞天,万众欢呼,完成了对这个符合西方人价值观的东方神女的形象塑造。当然,这个美式的花木兰与中国人心目中的花木兰形象是大相径庭的。  3.演绎  故事维系着动画的血脉。动画片往往借用原来的故事,进行人物形象的重新设计。比如《老鼠成亲》从民间童话故事脱胎而出;《九色鹿》系从敦煌壁画中的佛本生的故事中演绎而来;《喜羊羊与灰太狼》处处可见《大灰狼的故事》中善恶对立斗争的影子;《功夫熊猫》则是中国功夫和大熊猫的错位嫁接。  4.戏仿 

6、 戏仿是喜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阿凡提》中的阿凡提和老爷的有趣博弈表现了生活中的贫富、善恶、愚智的对立和对话,这种戏仿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尽管加上了夸张、变形,但是对人物精神细节的雕刻还是秉承了原来的故事模型,是从原型脱胎而来。  5.颠覆  动画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甚至做了明显的改造甚至颠覆。如万氏兄弟《大闹天宫》中的哪吒,这个在《封神演义》中神奇可爱的童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仗势欺人、不可一世的小无赖形象。  总之,上述中国动画形象都是以中国的人物、地点、事件为基点,以一场或平实或迂曲的故事做梁檩,与原型人物作勾连、延续,和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

7、在此基础上,构架成一个个独特的艺术空间。  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动画形象曾经在世界上闪亮一时。以《大闹天宫》、《三个和尚》为代表的中国气质让世界为之惊艳,可惜这一切都随雨打风吹去。目前,尽管中国的动画产量已经超过动画生产大国日本,但中国动画制作大多沦为国外动画的代工,具有中国特质和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非常少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画形象更是阙如。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外的动画生产大国十分重视中国形象的发掘,以美国迪斯尼和梦工厂为首的动画制作巨头们挖空心思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