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合军演的弦外之音

中俄联合军演的弦外之音

ID:21519487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中俄联合军演的弦外之音_第1页
中俄联合军演的弦外之音_第2页
中俄联合军演的弦外之音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俄联合军演的弦外之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俄联合军演的弦外之音

2、第1 5-8-23 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从本月18日开始,一连八天,分别在俄罗斯的海参崴和中国的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举行,两国投入兵力约一万人。双方强调,演习不针对第三国。  不过,两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联合军事演习,上海合作组织的国家受到了邀请,以军事观察员的身份观摩演习,而最关心此次演习的美国、日本被拒绝以观察员身份进行观摩。  被排除在观察员身份之外的美国和日本,恐怕不会完全按照中俄两国官方发布的“外交辞令”来理解此次演习,此次中俄军演尤其会触动一些对中国持有偏见和“中国威胁论”的人那根过分敏感的神经。  对任何不确

3、定因素持警惕态度要比持放松态度安全得多,宁可承担由不必要的警惕带来的麻烦,也要避免因万一放松而造成的灭顶之灾,切忌将今天的善意变成将来对方打击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美国的思路。  因此,美国政府和国会最终没让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成功。中海油是这样,台湾问题、导弹防御体系、美日安保条约、关岛的军力重新配置、阻止以色列对华出售预警机、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等等无一不是这种思路。充满警觉的积极合作  毫无疑问,中美关系将长期受制于两国都无法摆脱的双重矛盾心态,两国今后的交往行为也将长期呈现矛盾的二重组合,即一方面为以防万一的、可能出现的冲突前景积极做着军事与外交准备,另一方面

4、积极地寻求利益的共同点,扩大不以损害国家未来安全利益为前提的各种合作,努力争取和平共处的前景。  “充满警觉的积极合作”将是今后中美关系的长期模式,中美关系中的一切问题将在这一充满矛盾的框架中运行,这一框架将是和谐与不和谐的双重组合。  因此,中俄这次联合军演只是这一模式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联合军演是中国和俄国对美日加强同盟、提供台湾先进武器、将军事战略重点由欧洲向亚洲转移、针对中国和俄国从太平洋到中亚进行未来军事部署的“警觉性反应”,其特点是被动的、防御性的,而非主动的、进攻性的。  从联合军演的军事地理特征和科目看,俄军动用战略轰炸机使人联想到去年2月份以核战

5、争为背景的军事演习,再一次表达了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不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决心。而中国方面虽然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参与由战略轰炸机加入的演练,其中自有值得回味的含义。  俄罗斯动用战略轰炸机加入演习以示其如何动用核武器的决心,这很符合暴力使用的逻辑,在常规战争的弱势一边倒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在使用核武器之前会签署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条约。  2002年夏季的印巴冲突中,常规武器处于绝对弱势的巴基斯坦给印度传话:“别指望同巴基斯坦打一场常规战争,必要时巴基斯坦将考虑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一招果真灵验,印度自恃常规军力雄厚,却始终没有轻举妄动。最

6、终两国都考虑呦虺沟缀徒狻?p>  这是核武器促成和平的正面效果。美国国防部曾在“核指七国”的报告中也称:在常规战场形势发生严重逆转的情况下将动用核武器,说穿了就是常规战争打不过就打核战争,最终谁也成不了赢家。  所以,在核武器时代,弱者拥有核武器不仅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而且也防止了传统的恃强凌弱现象的发生,具有维护公正和平的积极意义。当然,强国和核大国眼看拥有少量核武器的小国、弱国一下子将自己给平衡掉,实在心有不甘,觉得“太亏了”。  海空协同、登陆抢滩的演习科目,显然不是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而是面对实实在在的分裂主义。只不过再次表达中国主权不容侵犯、领土不容分裂的坚

7、定意志。它是针对美日安保条约把台海局势看成“共同战略目标”的“警觉性反应”,也是为了震慑“极端台独势力”,既是中美两国军事层面的实际互动,也是东亚影影绰绰的两大对恃势力在军事层面的互动。  尽管这样的互动不太令人愉快,但对中国来说是必须的。另一方面,虽然军事演习属于中美关系框架中的“警觉”部分,但也受到“积极合作”部分的巨大牵制,因此对于中俄联合军演,以及以后类似事件不必过于紧张,更不用过于悲观。  美国《国家利益》季刊主编尼古拉斯·格沃斯杰夫认为,此次军事演习是中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的一个步骤。”这未免有点过于敏感,从国际关系中的力量组合规律看,弱者总是希望互相联

8、合以抗衡强者,如果不是美国这些年来以暴力方式强行输出民主体制,以“单边主义”一意孤行,以军事上大打出手横行于世,中俄恐怕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光荣独立”并非绝对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搞结盟,尤其不愿意搞军事同盟之类的合纵连横。但一个国家的良好外交愿望和政策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的,英国当年也奉行“光荣独立”,但在德国、奥匈帝国咄咄逼人的情况下,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被迫改变初衷而选择了与法、俄结盟。  以笔者之见,此次中俄联合军演还远远谈不上是中俄有意识地朝“质变”方向迈出的步骤,不过在客观上却有暗示美国的作用,提醒美国不要恃强自重,过于咄咄逼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