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简谈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ID:21529535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简谈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_第1页
简谈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_第2页
简谈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_第3页
简谈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谈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谈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本文阐述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了当前环境监测能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提出了地区差异大,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发展  Abstract:thispaperelaboratesthe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theroleof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talmonitoringenttendency,pointsouttheenvironmentalm

2、onitoringabilitymadesignificantprogress,andatthesametime,butalsoputforenon.  Keyentalmonitoringthe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      :X83:A:  1、前言  当今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全球的重视,以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阻碍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护环境,从而也促进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迅速发展。实现环境监测科学化成为当前和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2、环境监测在环境

3、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为环境监察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保障,离开环境监测就无从谈起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早已经是一项政府行为,充分利用掌握监测信息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X络已经成为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体系。从7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环保监测系统监测站就有2200个,行业监测站2600个。国家

4、控制的空气质量监测站、酸雨监测X站、水质监测X站均100多个,此外还建立有噪声监测X、辐射监测X、区域监测X等,为实现科学监测这个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30多年来,环境监测经历了“认识不断深化,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培增强,技术不断提高,工作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总体体现在基础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理论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已经成熟形成,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

5、系和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制定了种类监测方法标准400多项,很多项污染因子已经有了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目前,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和红外遥感监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加强和提高。监测信息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定期发布,重点流域自动监测水质周报和污染源实时监控等工作产生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而开展的环境容量、污染源普查、污染源总量控制及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技术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现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4、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环境监测开

6、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具体表现在生态环境监测没有成熟,土壤、生物、放射性、电磁辐射、热污染、光污染等领域的监测没有得到卓有实效的开展。目前,环境监测的对象以水、气、声、渣为主,监测手段也以手工操作为体现,监测频次低,时效性差,监测项目较少,且以综合指标为主。水质监测项目主要是常规监测项目,大气监测项目并没有开展有机物污染物及国际关注的CO、O3、CH4等项目。其次是监测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部分环境监测站正朝着科学监测的方向迈进,其中有的监测站已经拥有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而在不发达地区的

7、监测站甚至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体监测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5结论和建议  环境监测的作用是如何加速及时、全面、准确地提供环境监测信息。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地区差异大,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今后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努力促进环境监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环境监测科学化进程,掌握未来环境监测发展的趋势,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测技术科学化。努力开发监测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开展气溶胶、光化学烟雾及有害废物的焚化、填埋等处理处置安全性的监测技术;研究

8、建立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方法;积极参与全球性环境热点问题等环境保护方面的监测理论研究。  二是加快数据整理、分析和应用。  三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区域,行业部门和环境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四是更新观念,发展高科技的自动化、X络化、智能化、及时化的监测体系,提升整体环境监测队伍的素质,大力推动环境监测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