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ID:21532658

大小:2.0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19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_第1页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_第2页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_第3页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_第4页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产生时间发展结果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中国公元前2100年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烟消云散雅利安化面目全非源远流长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殷周萌芽期—春秋战国雏形期—秦划时代—汉儒学至尊—隋唐全盛期—宋元明延续辉煌—明清衰微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请思考:“文明圣火,千古未绝”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大风泱泱,大潮滂

2、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序“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是说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原因1、见证之一: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楷书简体(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2)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3)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是中华

3、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的时候,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台湾诗人余光中2、见证之二:历史典籍(2)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

4、文》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3、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1、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表现:(1)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意识薄弱、压抑进步思想(2)清朝:现代科技水平落后(3)鸦片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4)西学大量传入中国结论: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落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提问: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着眼于人民群众

5、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3)基本途径: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4)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结合实际)辉煌历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字史书典籍知识梳理原因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见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包容性知能测试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A、①②④B、①②③C、

6、①③④D、②③④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吴承恩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华文化之文学篇越剧《红楼梦》京剧话剧黄梅戏太极拳咏春拳李小龙书法绘画中华文化之艺术篇1、文学艺术B、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A、作用:C、地位: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古代天文仪器-日晷古代四大发明中华文化之科学技术篇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7、1)科学技术(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①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长达两千多年)②贡献: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③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3)中国科学技术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岭南文化—民间舞蹈—舞龙湖湘文化—湖湘戏曲—杂技吴越文化敦煌文化——敦煌幽梦、楼兰古韵中华文化之地区文化篇(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