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

ID:21532750

大小:23.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2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消除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科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二章 管理内容   第三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为:   (一)只有在没有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考虑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三)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

2、签字认可;  (四)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开展工作安全分析,辨识危害因素,评估潜在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五)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生产办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第四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及有限空间辨识(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编制安全工作方案(如HSE作业计划书)和救援预案,各类救援物资应配备到位;(二)在进入有限空间前,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接受培训;(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安全工作方案、救援预案、连续检测记录等文件存在现场;(四)应对每个装置或作业区域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

3、立有限空间清单并根据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变更等情况适时更新;(五)应针对辨识出的每个有限空间,预先制度处安全工作方案(如HSE作业计划书等);(六)对于用钥匙、工具打开的或有实物障碍的有限空间,打开时应在进入点附近设置警示标识;(七)需工具、钥匙就可以进入或无实物障碍阻挡进入的有限空间,应设置固定的警示标识;(八)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的词语。第五条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的准备(一)资料文件部分:作业许可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救援计划、有限空间进入检测表、有限空间监护人/进入者名单表、有限空间进入前会议记录、适当的材料安全数据表

4、;(二)编制受限空间书面进入计划和救援计划(1)要有精确的空间辨识,包括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内部结构等;(2)有详细列明的报警和信息沟通途径;(3)明确用于救援的装备在进入点附近的摆放位置;(4)进入前,救援计划副本必须交给救援组;(5)应根据危险的特性和可能面临的特殊危害编制救援方法;(6)进入前的救援演练。(三)人员培训(1)受限空间进入计划与救援计划;(2)精确的受限空间辨识;(3)受限空间内危害识别;(4)基本的急救互救知识;(5)消防常识以及防护措施的使用(四)隔离(1)应事先编制隔离清单,隔离相关能源和物料的外部来源;(2)与其相连的附属管道应断开或盲板

5、隔离,相关设备应在机械上和电气上被隔离并挂牌;(3)应按清单内容逐项核查隔离措施,并作为许可证的附件。(五)有限空间进入前,应进行清理、清洗。清理、清洗有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清空、清扫(如冲洗、洗涤等)、中和危害物、置换;(六)气体检测的检测要求(1)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2)如作业中断,再进人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3)进入有限空间期间,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气体监测,如焊接作业、钻孔作业、清淤作业等;(4)气体监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若采用间断性检测,间隔不应超过

6、2小时;(5)连续检测仪器应安装在工作位置附近,且便于监护人、作业人员看见或听见;(6)检测应有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7)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8)取样点应包括受限空间的顶端、中部和底部;(9)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10)测试次序为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七)气体检测的检测标准(1)有限空间内外的氧浓度应一致。若不一致,在授权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应确定偏差的原因;(2)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3)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或所在地)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

7、允许浓度”的指标。如有一项不合格,应不得进入或立即停止作业。第六条 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防护措施(一)在对有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情况下,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三)监护人员必须每2分钟拖动救生绳一次,询问进入者身体情况。出现异常应立即将进入人员拖出。严禁无防护进入抢救;(四)可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有限空间通纯氧;(五)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六)强制通风设备应持续、有效工作,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