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的论文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

ID:2153288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_第1页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_第2页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_第3页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_第4页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当代文学的论文想要写一篇关于现当代的文学的论文吗,那么应该怎么写更好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今天,图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有人宣称我们的世界就是个图像世界,海德格尔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预示着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所以,把今天的时代称为图像时代或读图时代并不为过。自然,我们的文学也难逃图像的侵袭。因此,不少的文学理论研究者谈“图”色变,认为文学正在被大规模地图像化,而原本属于文学的领域正逐渐被图像蚕食鲸吞。有些悲观的学者甚

2、至抛出了“文学消亡”的论调,并得到了一些学者的附和。这里,显然是把图像作为文学的发展的消极因素来看待的,把图像看作是文学的对立面。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图像文化的出现对于文学自身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们可以利用图像文化的出现来更好的促进文学的发展。  一  法国文论家热奈特曾提出“副文本”的概念,用以指称封面、插图、标题、副标题、序、跋等“正文本”之外的文字内容和图像内容,将这些“附属物”正式纳入文学研究领域。但长期以来,文学研究只看重文学的文字表达部分,看重由阅读文字所生成的“诗

3、中有画”,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的直接绘图,忽略了文学本身即有的图的传统,甚至将文学作品的封面、插图等图像视作出版界、传播界、设计界的研究课题,我们现有的对文学作品图像的研究还是很不充分的。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封面作为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符码,指向民族精神文化的深层内涵。研究中国现代温煦额作品封面,还原其历史语境中的文学、文化、艺术价值,不仅可以使我们重新领略彼时社会文化的审美风情、现代作家的文化诉求,而且可以通过现代阅读方式和意义阐释,重新焕发现代文学作品封面图像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促进图像学理论的建

4、构和应用。封面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图像因素,并且构成了与“正文本”密切关联的“副文本”。现代小说封面在图像图案、色彩运用、意义呈现和文化含蕴上都体现出图像自身独有的特色,展现出不同于文字叙事思维的图像思维特色。本课题拟运用图像学研究理论,从学理研究层面上,在研究范畴、内容、方法等方面为现代小说封面研究的深入提供借鉴和参照,为“语—图”互文解读和欣赏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启示,从而推进图像学研究的深化和精细化。  第二,突破以文字为核心的新文学研究的单一理路,使文学与图像及视觉文化产生互动,促使研究的深入。由

5、于文学作品封面参与了文本意义的生成,其存在既具有造型艺术的二维平面属性,又具有含蕴文学内容的文学属性,从发生学角度看,作品封面是以图像媒介承载特定文学内容的创作过程,而封面创作与文本创作又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同一文本内容亦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封面表现形式。从封面与文本的互动关系着眼,不仅可以拓宽我们认识文本内容的视域,带来文学阐释意义的更新,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图像呈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开掘出文学研究的全新意义生成空间,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美学视域的拓展与深化。封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封面承载的文学

6、内涵,最终都将归结为对美感的追求。在美的诉求中,封面一方面带给读者丰富多元的审美体验,使读者在图像的观感与文学的联想中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无穷魅力。另一方面,封面作为凝结着创心血的艺术结晶,反映出特定历史时代审美风尚与审美思潮的激荡与作用。  二  以鲁迅的作品为例,它的发生时间处于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小说的封面便成为一种文化符码,其间彰显着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以及现代作家、现代艺术家引进介绍西方文化以图民族之强的努力。  鲁迅翻译的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三幕童话剧《桃色的云》孙郁曾在《鲁迅书影录》

7、中提及,看鲁迅的译文,往往和他的作品联系起来,“这《桃色的云》,就有他的《野草》、《故事新编》的调子。或说爱罗先珂暗示了他,或是他将自我的心绪,外化到了爱罗先珂那里,也许均可能的。”[1]《桃色的云》封面上方的图案,初看是普通的带状纹饰,乃圆融贯通的两排旋涡状云纹,细看则云纹的云端或为羽人,或为鸟首,或为神兽。鲁迅在谈到自己与爱罗先珂的交往以及翻译《桃色的云》的过程时说,他主要是为了传播这位盲诗人的心声,以“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2],并不是猎奇或纯粹的艺术欣赏。在那个文化变革的时代,鲁迅

8、主要强调《桃色的云》对于中国人思想启示的意义。艺术一向以形象感人,以情动人,该书的封面设计便体现出鲁迅不凡的艺术眼光与对汉画像的深入理解。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在东京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译作《域外小说集》,分为上下两册,收作品16篇。鲁迅后来说它佶屈聱牙,似有不满的地方,但集中所收作品多来自俄国及东欧弱小民族,其深处是底层的痛感,以及苍凉的精神。《域外小说集》封面为女神缪斯的画像,加之陈师曾以篆书题写书名,初看似设计简单,仔细琢磨体味可知其深意。缪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