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

ID:21536191

大小:29.6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2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_第1页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_第2页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_第3页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_第4页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长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还是停留在静态的阅读客体(文章)的分析层面上,单纯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段落大意、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等,具体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六项。即使是所谓的“阅读鉴赏”,也无非局限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现的内容”,“主要运用了哪些

2、修辞手法”等等。诚然,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于以打基础为主的高中生来说,它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能通过每一次的阅读训练,来夯实自己的基础。但对于知识难度加大加深的高中生来说,零碎的基础知识对于他们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更无法应付越来越难的高考阅读试题,因此,这种阅读教学法,学生除了能一个一个的解决阅读材料中的各项问题,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见这种阅读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于是,上课文阅读课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消失了,剩下的多是

3、支离破碎的“尸体解剖”。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师的思想在解放,教学模式在改变,语文教改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语文新教材的使用,使阅读教学有了大大的改观。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入了许多意蕴优美的课文,来训练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美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总的来说,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摒除旧的教学理念,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占统治地位。诸如“语文知识树”、“精讲多练”、“读写结合”等典型教法仍然十分流行。 “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提出并实践过的教学方法,在现代语

4、文教学的早创时期,无疑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方向了。其主要问题是:一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多年来一直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是典型的例证。其“参考”内容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等等。这种用“生理解剖学”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中学阅读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

5、候,不过是通过各种问题千方百计的将学生的思维点引导到标准答案上来,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二是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而真正的专业性的作文训练指导几乎没有了。二十多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以文章体裁为依据编组课文单元,用“单元知识”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学什么文体范文就设计什么文体的作文。这种课本编辑方式,实际上是把阅读与写作这两种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一谈。课本成了阅读和写作的共同关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的现象。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写作

6、,为了写好作文,应付考试。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是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所在。   世上的文章,从其承载的不同信息来看,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表达理论、知识的理性文章;另一类是抒发情感,描写形象的感性文章。从创作目的来讲,则是让读者通过阅读来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而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很难培养学生这种阅读能力的。这就象解剖了金鱼,并不等于就鉴赏了它的美丽;测量了长城,却无助于领悟它的雄伟一样。阅读,不能只是去专业性地分析文章结构,以及分析其中包含着哪些语文知识点,而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清理作者表达在文章中的内容。另一方面,

7、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很注重识记与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文史知识与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当然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当作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事实上,世上的文章不计其数,课文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如果仅以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为积累目标的话,那实际是挂一漏万;再说,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的阅读课文、筛选处理信息,识记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以及重点语段语意的标准理解,则意义不大。阅读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标准答案并识记它,而恰恰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想活

8、动。但有用信息不是所有信息,判断是否有用的标准是读者的阅读目的。要教会学生如何确定阅读目的——提出问题,并据此准确筛选文章的相关信息——有用信息。以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杂文为例,按照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本文的阅读教学流程应该是这样: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