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

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

ID:21538502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_第1页
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_第2页
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_第3页
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_第4页
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由神曲《忐忑》引发的“忐忑”审美以及“神化”审美:神曲《忐忑》一时间以其奇怪的形式和演绎方式(唱腔、唱调,演唱者龚琳娜的独具一格的风格)红遍大江南北。本文分析了此曲的结构以及人们的审美视角。  关键词:《忐忑》;龚琳娜;无歌词;神曲;审神  :J022:A:1005-5312(2011)17-0126-02    娱乐至上的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红遍大江南北那婀娜多姿的芙蓉姐,到打扮雷人乞丐模样的犀利哥,从头插一朵大花的杨二车娜母,到迅速蹿红五湖四海的各位伪娘,从自信爆棚的“彪悍凤姐”,到现如

2、今我们讨论的唱神曲的神“角”——旅德歌手龚琳娜。  龚琳娜何许人也?  新近认识她的人多半是从她的那首神曲《忐忑》开始的。  那么,何谓《忐忑》,此曲又因何而红呢?  但凡是粗略看过《忐忑》视频的人多会捧腹。一位样貌可谓是稍有几分逊色的歌手将满脸涂彩,十分认真地在演绎一首无人能知无人能晓的歌曲。演唱者丰富的表情,溜圆的眼球,时上时下的双手展示了这支曲子丰富的诠释度和演绎力。该曲在铿锵有力的一呵声中结束,颇有些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之感。此曲没有歌词、节奏忽快忽慢,延长着者龚琳娜不但脸不红、气不喘,还能融合京剧里多种角色

3、来演出。从小学声乐的她是贵州贵阳人,曾被授予“民歌状元”的封号,后嫁了位德国作曲家,即这首《忐忑》的老锣。此曲腾空出世后,模仿者络绎不绝,包括王菲、陈奕迅等大牌歌手,都曾经挑战模仿,因其难度太高,还未有人挑战成功。据说,杜汶泽的太太把他演唱《忐忑》的视频发到了X上,于是出现了史上最经典的“斗鸡眼”版《忐忑》。而梁静茹也翻唱了一个据说是“史上最斯文”的版本,而在贺岁片《最强喜事》里还买了该曲的来娱乐一把大众,闹得更是满堂烘烘。许多X友说此曲十分之“给力”。这是他们听完这个曲子之后的普遍感受。但是也有一些相对特别的,有

4、的X友说:“我听了好多遍,感受也随之发生变化,我想用‘七心’来概括这个历程,即心惊肉跳——心有余悸——心花怒放——心旷神怡——心悦诚服——心领神会——心照不宣”。还有X友说:“通过《忐忑》,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音乐感受,其实早就被程式化的旋律和程式化的表现形式禁锢多年,突然有这么一道闪电划过积云厚重的天幕,石破天惊之余,那种生命本真的抒发、原始的力量和幽默感,让我有一吐胸中块垒的痛快!”……(1)  “将神曲进行到底!”是他们的普遍愿望。他们认为,龚琳娜就是音乐界的周星驰——表面滑稽,内里深沉,传递着深邃的中华文化以及

5、中国人的巧辩、哲思。  然而反对的声音就认为龚琳娜是在践踏艺术。认为她在民乐器的配合中,演唱了一首在国际声乐界流行的无歌词,极似“乱哼哼”的《忐忑》。之所以引发了X友们的热议乃至被评为“神曲”,更多地在于龚琳娜的表情:因为唱得过于投入,她的表情实在是太夸张了:时而惊讶、时而喜悦、时而沉思,由于表情变化过快,乃至于充满了喜感。而后面吹民族乐器的大哥更是激动,吹到节奏快处还青筋暴突。再加上电视台在后面配的一本正经的字幕,就显得更有趣了:“《忐忑》运用戏曲锣鼓经作为唱词,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个音色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

6、变化无穷,夸张变形,独具新意,这首作品刚刚荣获了欧洲举办的聆听世界音乐作家作品演唱大奖。”《忐忑》出自德国作曲家老锣之手,因为长年研究中国传统民乐,老锣甚至比真正的中国音乐人还要拿手。“这已经是四五年前的旧作了,当时他写出来拿给我,唱得我上气不接下气,我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来了。”这个感受是龚唱此歌时的真实体验,所以才把此歌起名《忐忑》。《忐忑》一出,就有无数X友摩拳擦掌竞相尝试。会唱歌不会唱歌的都可以来模仿,懂音乐不懂音乐的都可以懂得《忐忑》。追“奇”斗“怪”成为了时尚!此时此刻的人们,或许,在彼时他们无法完成模

7、仿芙蓉姐姐说话和跳舞的“重任”、或许他们也无法超越彼时“凤姐”那前300年和后300年纵横捭阖之势。但此刻,他们由于自身的审美价值的选择或者由于时间和历史的选择,让他们从“审丑”蜕化(退化)到了如此审“神”?无神不审,无神不欢!于斯“神曲”面世,粉丝追捧者众,(艺人)竞相模仿者众,一股追“奇”斗“怪”之风,由《忐忑》翩然而至《丢丢铜》。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是不是歌坛又生“芙蓉姐姐”与“凤姐”?而今,茫茫受众一窝蜂地追捧“超人”般的演唱速度、“百变”的演唱者表情滑稽感、“雷人”的歌词难度,“达人秀”似的嗓音变化,这是不

8、是说明人们的审美观念又从“审丑”堕入了“审怪”之境?  所谓“音乐是流动的书法,书法是凝固的音乐”。如此“给力”的音乐在于它的“场值”足够的大、足够的多。在后现代主义的空间中,所有的这些具有解构意义的音乐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值得去探究的客体。(2)我们需要重估一切价值,如瓦格纳,严重地败坏了音乐,把音乐看作是刺激疲惫精神的手段——因而他使音乐患病了。(尼采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