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ID:2153900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_第1页
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_第2页
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_第3页
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_第4页
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本我科2011年3月~2016年3月关于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调查,归纳分析。结果院内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无菌操作,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尿道粘膜损伤,导尿系统的密闭性以及导尿患者中高危人群的自身情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提高留置导尿的操作水平及规范良好的护理工作,对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与作用。  关键词:导尿;留置导尿管;无菌操作;密闭导尿系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留置导尿管是临床有效解决排尿困难的

2、技术手段,但是导尿引起的医源性尿路感染一直困扰着临床医护人员[1]。为了解决留置尿管患者的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我科对2011年3月~2016年3月对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  1.1无菌技术操作不严等引起的尿路感染导尿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插管过程中易损伤尿管粘膜,引起尿道感染[2],如留置尿管时尿道口不清洁消毒或者消毒不严格,病原菌主要通过导管腔外和腔内两条途径上行引起尿路感染,腔外感染时病原菌主要通过导尿管外壁与尿管粘膜之间的细菌性生物膜而上行,种植于膀胱导致尿

3、路感染[2]。另外由于操作时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而导致尿路感染,具体表现在:无菌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操作时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上尿管时未充分暴露尿道口,手触碰到尿管;插尿管时误入阴道,拔除重插未更换无菌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未进行会阴部的清洗。  1.2造成尿道粘膜损伤引起泌尿系感染导致尿道粘膜损伤引起尿路感染因素有很多,操作中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可导致。比如导尿时患者情绪高度紧张,插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鲁,或者因为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未充分润滑尿管;男性患者尿道长,有两

4、弯三个狭窄的解剖特点;有些男性患者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等诸多因素均可引起尿道粘膜损伤;尿管及气囊未进入膀胱内,使充盈的气囊嵌顿在尿道膜部,压迫粘膜引起坏死;尿管质量不合格,不能回抽气囊内的液体;尿管气囊漏液,致尿管自行滑出再次损伤尿道粘膜;患者长期卧床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更换,尿垢积聚在尿管及气囊周围极易形成结石,拔管时损伤尿道粘膜;翻身时尿管牵拉过紧导致气囊变形进入尿道,压迫尿道粘膜造成损伤。  1.3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引起泌尿系感染据有关报道,留置导尿的时间越长,则所致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3],调查显示留置导尿管<4d,发生率26.

5、3%,4~7d,发生率为31.1%,8~14d发生率为70.8%,≥15d发生率为94.7%。尤其注意的留置尿管在<7d发生尿路感染概率明显降低。因此,留置尿管应尽早拔除,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是控制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1.4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泌尿系感染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多,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高。陈文良[4]等27例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14d,真菌性泌尿等感染为53.5%,而且各种细菌对各类抗生素敏感率仅为40%。说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虽然能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但可引起二重感染。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药

6、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1.5密闭引流系统引起泌尿系感染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c多种因素有关,其侵入尿路的方式为逆行感染,导管腔内逆行感染较多。此外,频繁更换集尿袋破坏了引流的密闭性,引起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连接处污染,也可以导致尿路感染。  1.6导尿患者中高危人群的泌尿系感染导尿患者自身因素造成尿路感染的情况有很多种。年老体质较弱的患者、长期卧床不起的女性患者、肾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等因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较重,病房内病原体较多,很难保证外阴部的清洁均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风险。  2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2.1严格执行无菌导尿操作技术留置尿管

7、的患者导尿时应安排技术全面经营丰富的护理人员,要求导尿用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导尿。严格保持会阴部清洁,在操作过程中还要依照男女不同的生理构造对患者会阴部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防止操作过程的污染[5]。清洗会阴部时应按顺序擦洗消毒,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及尿道口到肛门,由外到内,由上到下擦洗,每个棉球只使用一次。上导尿管时充分暴露尿道口,手尽量不要触碰尿管。误入阴道应拔除导尿管更换后尿管后插入尿道。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每天清洗消毒外阴和尿道口,保持会阴部清洁。导尿管腔外逆行感染是细菌侵入尿路的主要方式,使尿道口周围保持一个无菌的环境及加

8、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是减少感染的有效措施。  2.2避免尿道粘膜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