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

ID:21539543

大小:7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_第1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_第2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_第3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_第4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键词:情感;感受;体验;音乐表现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疆农牧团场地区的教育教学紧跟课改步伐,不断前行。在新课标实施中,音乐教学应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师生井同体验、创造、表现和感受音乐。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就必须充分挖掘歌曲或乐曲蕴含的情感,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让学生尽情地用动作、语言、绘画、表演等方法创造美、表现美。但是,因受语言环境、居住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双语班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表现能力不如汉族班学生。如何培养双语班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呢?笔者简要阐述了在双语班音乐教学中的经验。一、创设聆听氛围,深化双语班学生的音乐感受每个学生都存一双聆听音乐的耳朵,教师要结合双语班

2、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聆听氛围,让学生先接触本民族节奏欢快的歌曲,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通过教师富有表情的演唱,感染学生,深化学生的音乐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通常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重耍的是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同时,经常利用课前5分钟来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和表现音乐。如在音乐课前,笔者有意识地播放一些悦耳动听的、节奏感强的歌曲,如《嘿,加油!》《我是一朵雪莲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当这些音乐响起时,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尽管学生的动作不是那么优美,但耳濡目染地接?

3、

4、到这些熟悉的音乐后,音乐的种子便埋在了学生的心里。二、巧用歌曲创编,培养双语班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直接根据歌词或直观的画面等方式教授歌曲。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创编歌词是相当有难度的,对于低年级的双语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汉语词汇来创编歌词。例如,在学习完《小麻雀》这首歌曲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喜欢的小动物来创编歌词。同时,可以利用课本上丰富且直观的材料进行创编,激发学生的创编思维。在笔者的充分引导下,学生根据这些直观材料,从简单的创编入手,既拓宽了双语班学生的语言思路,又巩固丫学生对某种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双语班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5、三、巧用肢体语言,激发双语班学生探索音乐的兴趣双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对于歌词的理解能力较差,对歌曲旋律能基本哼唱下来,但却不能很好地演唱歌词。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可以帮助双语班学生理解词义。即使在演唱中一时想不起歌词,但只要教师用肢体语言加以提醒,学生便能很快唱出来。如在进行《其多列》这首哈尼族歌曲教学时,大多数来自牧区的学生对“砍竹筒、捡竹叶、随风吹动、随风摇”这些歌词不理解,笔者就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这样做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充分感受到了音乐魅力之所在。四、利用身边的生活物品,激发双语班学生的音乐

6、创作能力小学低段的学生好奇好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一支铅笔、一把尺子、一个小塑料袋、一个小铅笔盒、矿泉水瓶、空易拉罐,都能为学生提供想象、表演的天地。学生在摸摸、敲敲、打打、动动、玩玩中,通过探索这些物品发出的声音为歌曲伴奏,既展现了自己的表演才能,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奥尔夫说过:让学生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低段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尤其是那些来自于偏远牧区的学生,有些书本上提到的乐器或者小动物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甚至连见都没有见过,如何让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者声音呢?一开始,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学生手足无措的声音。改变这种现

7、状的策略就是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本性的音乐。总之,音乐表现能力是巾浅入深、巾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对于双语班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需要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渗透,冰能使这些双语班学生在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继而表现美。参考文献:[1]肖鸣.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6(13).[2]肖虹.音乐欣赏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4(24).[3]宋佳.浅析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J].音乐时空,2014(3).摘要: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和教育改革步伐。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注重班级文

8、化建设,全面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现代化中学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对中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进行分析和阐述。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中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育人功能一??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极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