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ID:21539568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我国的治理会计和日本的治理会计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其比较,发现我国治理会计中存在的新题目,以便吸取日本治理会计的先进经验,对治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能有所帮助和启示。  :中日;治理会计;比较;启示  从治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进程看,我国的治理会计和日本的治理会计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欧洲、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极为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这就使得日本在治理会计的探究中,能够和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同步发展。相比而言,由于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期,普遍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2、企业治理模式,使中国的会计探究(包括和治理会计相关新题目的探究)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巨大差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自主权,企业不存在进行猜测、决策等活动的内在要求,和治理会计相关的探究仅限于如何进步产量,怎样降低消耗等内容,探究方法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不断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为了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学习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就成为必然。因此,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工才开始致力于西方治理会计的学习和探究。笔者拟就中日两国的治理会计作一比较,

3、并对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有所启示。  一、中日治理会计的比较由于我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因此,在治理会计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的计划治理和日本的全面预算。由于我国采取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计划经济治理体制下,国家有一整套计划治理方法,既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治理,也对企业的供、产、销等经营活动进行微观治理;日本的全面预算则是从美国引进的,是在科学猜测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所进行的预算。计划治理和全面预算固然都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核算”,但核算所涉及的范围、方

4、法、要求和具体内容都存在很大区别。  2.我国的厂内经济核算和日本的责任会计。我国的厂内核算和日本的责任会计存在一定的类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管都是在企业的同一领导下,通过指标可解,逐级落实计划。但我国的厂内经济核算是在企业或上级主管部分的同一领导下,经过评选和讨论制定考核指标;而日本的责任会计则是由会计专业职员划分责任中心,并根据相关会计资料指定考核指标,对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其次,都使用一套标准进行日常控制。我国的厂内经济核算是通过限额领料、劳动定员、工时定额等方式进行日常控制;日本的责任

5、会计则是通过标准本钱、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方法进行日常控制。第三,都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核算和报告系统。我国的厂内核算采用的是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结合的方式;日本的责任会计主要采用专业核算方式。  3.我国的本钱治理和日本的本钱控制。我国在企业治理中为了不断降低产品生产本钱,积极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实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浪费,使本钱治理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日本的本钱控制采用价值工程,本钱差异分析等方法进行本钱控制和治理。  二、我国治理会计面临的新题目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后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和国际会计接

6、轨,这也为我国吸收西方治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条件。我国的会计理论工在积极学习西方治理会计的同时,也深进地开展治理会计的探究工作。非凡是根据我国国情,设计出国有企业效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考核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提出了一整套规范性标准和方法。和此同时,部分企业为了不断进步治理水平,也积极采用治理会计方法进行猜测、决策、分析和控制,形成了“邯钢经验”、“A治理模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不过,和日本相比还存在很多需要不断理模式,不过,和日本相比还存在很多需要精益求精的新题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探究和企业实践严重脱

7、节。我国理论界对治理会计的探究固然日渐兴盛,但多数理论探究还是来自于对西方治理会计的模拟和单纯的理论推导,探究者很少关心其探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实际工对这样的探究成果知之甚少,对其效果往往持怀疑态度,从而使理论探究和会计实践严重脱节,制约着治理会计的发展。相比而言,固然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存在着理论探究和实践脱节的新题目,但由于其治理会计探究的动力也来自于企业治理的需要,企业建立治理会计的普及程度高,情况要好于我国。  2.治理会计尚未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固然不断深进,但由于改革方式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鉴戒,很多企业尚未

8、完全建立现代企业经营机制,企业治理方式也不够规范,企业建立治理会计的环境还有待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人们的观念也有待进一步改变,不少企业对建立治理会计的重要性熟悉不够,建立治理会计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治理会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