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

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

ID:21541148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_第1页
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_第2页
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_第3页
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_第4页
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语文之“翔”  2014年开春,周璐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语文教育专著――《在“以情导学”的语文行旅上跋涉》,我应邀躬逢其盛,第一个读了她的书稿,并遵嘱写了一篇短文,题为《周璐的“路”》,聊充序言。全文围绕“路”字来写,一是应了书题中“语文行旅上跋涉”之意,二是她走过来的这条语文路,确实非同一般。特别有意思的是,走这条“路”竟起步于童稚岁月,6岁时她就常和一群娃娃玩上课教语文的游戏,于是就有了之后不考普通高中而考中级师范的执拗,有了师范毕业就分配在温州市名校广场路小学的机遇,有了在名校长白莉莉指导下多次执教公开课的生涯,也就有了21年积

2、淀下的经验文字而终成正果的“行旅”。可以说,这部专著记录的是周老师的个人精神成长史,从中透射出周老师从6岁始即痴迷于语文教学专业的宿命。  周老师在这部专著的后记中有这样的表述:  尽管“以情导学”的教学观在实践行为层面已总结提炼出一些策略,但整体性不强,尤其是如何利用情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相应的整体构架与操作变式。我以为要推进一种教学思想,使之接地气,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还需教师深入领会“以情导学”教学概念的整体构想,学习这一理念的具体操作要素,并形成一些基于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而这正是本书迄今为止最显薄弱的地方。  这段话一

3、方面是自谦之辞。也许正是因为周老师对自己的“不满意”,才激发了她在语文行旅途上不断跋涉,励志前行。另一方面也道出了语文教育发展研究的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永远有她(他)的“诗与远方”。这样的“诗”便是不断奋进的诗心,而“远方”,当然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正是从这样的视角看周老师的语文教育主张,虽不能说已十分成熟完善,无发展之必要,但也有着基于在教学识记中发现的天然合适的公共理性和逻辑架构。当然这里还需要作进一步提炼、升华。笔者借此机会也想就这一问题略陈一二。  一、“以情为体”的语文教育原点追溯  “语文”是什么?

4、叶圣陶老先生的解说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称之”。无谓是“口语”还是“书文”,从本质上说都是生命的存在与表现,而这种“存在”“表现”,无不是以“情”为体的,无不凭借着语文的表达和交流。所以,周老师的“以情导学”正是体现了对语文教育的“以情为体”的原点追溯。汉《毛诗序》中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的“言”自然是指“诗”与“文”。由此可见,无论是口头之言,还是书面之言,都是因为“情动于中”所致。我们说语文是

5、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等等,都说明周老师所提出的“以情导学”是合乎学理逻辑的。“以情导学”正是强调了语文是一门特别具有情感性的学科,其导学的内容和方式,都应当体现“以情为体”这一语文教育的原点。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认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这里所强调的也正是做文章有赖于情,读文章也要能识于情,可见,在语文课程中,无

6、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其内在机制都是“以情为体”的。  二、“一体两翼”的语文教育个性建构  周老师基于21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的“以情导学,言情共生”之主张,体现的正是“以情为体,一体两翼”的总体架构。即在“以情为体”的主旨下,辅以“两翼”的推进:一翼是“学”,一翼是“言”(即“语”和“文”)。语文教学的根本点在于“教学生自己学”,而不是由教师全盘授予。因为是“教学生自己学”,所以,这样的“教”便只能是“导”,“引导”“诱导”“指导”和“辅导”。无论是“导”的内容、途径还是策略、方法,都得有赖于“情”的存在和推动。虽然怎么“学”很重要,但是,“

7、学什么”也同样不能忽视。语文课学什么,当然是学“言”,学口头之言和书面之言。学“言”同样要依赖于“情”的存在和推动,两者的相互关系,便是“言情相生”。由此可见,周老师提出的“以情导学,言情共生”中的关键词是两个“情”,一个“学”,一个“言”。两个“情”体现了“情”的主体地位,而一个“学”、一个“言”则成了推进主体不可或缺的“两翼”。“学”与“情”的关系是“导”,“言”与“情”的关系是“生”。周老??以这样的概括来表现自己的语文教学主张,不仅是学理透彻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又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三、“以情导学”的“四情”策略连接合理 

8、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