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

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

ID:21546124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_第1页
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_第2页
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_第3页
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_第4页
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退蚕还林的效果及经营措施  :封育24年后的柞蚕场实施了退蚕还林政策以后,林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本文主要对柞蚕场进行了调查,并深入探讨了林场的经营措施。  关键词:退蚕还林蚕场林分  岫岩县处于辽宁的东南部,位于北纬40°—40°49',东经122°50'—123°45',自然结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柞蚕场面积为217.1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4%,是全国柞蚕生产第一大县。由于放养过度和管理水平等原因,使现有蚕场的生态、经济功能逐步退化,植被减少,草原、耕地等被沙子覆盖,逐渐变成沙漠。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另外地表土壤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受到各种破坏和散失,土壤本身的化学

2、元素受到破坏,肥力下降。为了有效制止住蚕场沙化的持续加重,1985年岫岩县政府对一些沙化情况特别不受控制的区域采取了退蚕还林工程这样的解决措施,由此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对封育24年的柞蚕场进行了调查,并探讨经营措施。  1退蚕还林区的自然概况  处在岫岩县大房身乡龙门村喜鹊大岭北坡,林分系1985年封育的柞蚕场,林龄为27年。自从封育之后就再也没有允许过任何形式的养蚕或者放牧等农业活动和所有的人为活动。  2调查方法  调查于2009年8月开始,在林内选取有代表性地段,设置面积为0.1hm2的样地,分别记录样地内的林木树种、胸径(≥5cm)、树高、郁闭度,分径阶记录树高、自然整枝高度

3、,同时调查样地内的濒死木及自然死亡林木株数。  3结果与分析  3.1林分自然稀疏  表1是样地内的濒死木及死亡林木调查情况,从相关的数据能够明确的发现,林木现分化显而易见,已不断的趋向于自然稀疏。样地调查数据显示,死亡林木胸径通常是不高于6cm,濒死木的胸径范围大约是在6cm—8cm之间,树木的类型最多的是柞树。分析的最终结果显示该林分急需进行透光抚育作业,这样才能够合理有效的控制住林分密度,大大的改善林分质量,由此实现培育出优质林分的目标。  3.2退蚕后乔木的生长  由于减少了人为干扰,使柞蚕场内的林木迅速生长,与此同时,样地内出现了很多别的类型的树出现,偶尔还能发现像花曲柳、椴树、黄菠

4、萝这样的比较珍贵的稀有树种。退蚕还林之前在蚕场上的树种主要是辽东栎,所以说,现林分内继续将辽东栎作为大范围种植的树种,因为这样的树种的优势度高达95%。柞蚕场封育后显而易见的大大改善了林分质量比较差的状况,不断的推进林分的恢复工作,目前这个林分已经摆脱了过去的状况,形成了新一代。  4具体实施方案  4.1算好帐,激发农民退蚕还林积极性  在岫岩,放养柞蚕属于比较传统的产业,当地也是利用这种产业来增加人民收入。近年来,岫岩县政府为改造残次蚕场,转变人们的增收理念,为当地居民算了一笔经济账。放养柞蚕,一亩地一年可收入50-100元,对残次蚕场进行改造以后,可种植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20年后就能

5、当作木材出售,如果每立方米木材的价钱是1000元,每亩可生产10立方米的木材,那么全年总收入就高达100万元,一亩地一年约赚500元,这个数值远远高于放养柞蚕的年均收入。放养柞蚕每年都要投入一笔资金,而退蚕还林只需要在前三年进行投资,三年后树木长成,就开始不断获得收益,还有升值潜力。同样栽植红松、板栗等树种,效益也是放养柞蚕的10倍以上。涨算明白后,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等途径,广为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工程的热情。  4.2抓规划,做到因地制宜  编制了《岫岩满族自治县大规模造林绿化暨退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并结合实际,提出“封、造、改、补”四种模式,实

6、施全县残次蚕场改造工程。“封”即封山育林,对岩石裸露、沙化严重、立地条件差的三类蚕场、沙化蚕场进行封山育林,逐步恢复森林植被;“造”即荒山造林,坚持全面清场整地和适地适树原则,营造人工纯林或混交林,树种以日本落叶松、红松、刺槐、板栗、杨树等为主;“改”即造林改造,对立地条件较好、土层较厚,但目的树种稀少、植被稀疏的二类、三类蚕场,采取全面清场整地后进行更新造林,营造人工纯林或针阔混交林、阔阔混交林;“补”即疏林灌丛和残次蚕场补植,对立地条件好、目的树种较多的二类蚕场和疏林灌丛,采取清除灌条、灌丛和非目的树种后,补植麻栎、日本落叶松、红  :封育24年后的柞蚕场实施了退蚕还林政策以后,林场发生了

7、可喜的变化。本文主要对柞蚕场进行了调查,并深入探讨了林场的经营措施。  关键词:退蚕还林蚕场林分  岫岩县处于辽宁的东南部,位于北纬40°—40°49',东经122°50'—123°45',自然结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柞蚕场面积为217.1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4%,是全国柞蚕生产第一大县。由于放养过度和管理水平等原因,使现有蚕场的生态、经济功能逐步退化,植被减少,草原、耕地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