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

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

ID:21546413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_第1页
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_第2页
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_第3页
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_第4页
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现,关键靠协同创新,根本靠创新资源的整合。但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创新技术等创新要素分布差距巨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实力也参差不齐。要想实现京津冀协同创新,必须进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模式的创新,并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支撑,建立完善协同创新的组织机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科技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京津冀;整合路径;创新资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京津冀的协调发展关键靠协同创新,根

2、本靠创新资源的整合。京津冀地区凭借历史和现实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创新要素聚集地。但是,京津冀地区也存在区域内创新分工格局尚未形成、创新资源共享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必须要促进创新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创新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实现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因此,厘清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存量和差距,探究阻碍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内因,研究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综合来看,一个区域的创新资源主要包括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两个方面

3、。创新要素是指区域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主要包括各种科技人员、投入的创新资金,以及产出的各种技术。创新主体是指区域内承担创新任务的载体,如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等[1]。本研究从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两个方面,对京津冀资源总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掌握三地创新资源存量的差距。  (一)京津冀创新要素分布现状  1、京津冀区域创新人才分布比较。京津冀区域中创新人员的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河北省创新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北京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也逊色于天津,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  从创新人才规模来看,河北总量少、密度低。2013年京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总数分别为334194

4、人、143667人和136615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分别为242175人年、100219人年和89546人年(见表1),北京分别是河北的倍和倍,与河北相比在创新人才规模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天津在人才规模上略大于河北。由于河北省人口总量远高于京津,所以从创新人才分布密度来看,河北更是严重落后于京津,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京津冀每万人中R&D人员数分别为人、人和人,河北仅相当于北京的%、天津的%,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从创新人才质量来看,高层次人才集中在北京,河北最少。2013年京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中博士毕业人数分别为60068人

5、、8598人和3998人,北京市拥有人数分别是天津的7倍、河北的15倍、津冀总和的倍。  从三种研究类型投入人员的全时当量来看,京津冀区域创新人员投入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方面,基础研究投入相对来说是最少的。2013年京津冀区域投入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比例分别为%、%和%,说明在当前阶段,研发人员投入主要是为了获得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等,尤其在津冀。而北京投入基础研究的人员全时当量最高,达到%,津冀仅有%和%。  2、京津冀创新资金投入情况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在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京津冀区域内部的差距更大。从绝对投入来看,2013年京津冀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1亿元、亿元和

6、亿元,北京的R&D经费内部支出是天津的倍,是河北的倍;从相对投入来看,2013年京津的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和%,全国排名为第1位和第3位,而河北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在全国排名为第20位,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说明北京、天津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河北无论是绝对投入还是相对投入都严重低于京津,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来源看,北京市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所占比重为%,而天津和河北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资金,所占比重分别为%和%。这进一步说明,北京市政府

7、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而天津和河北的科技创新更多依靠企业自主创新。  3、京津冀区域创新技术分布情况比较。京津冀创新技术拥有量差距很大,但是存在技术互补性。如表3所示,2013年河北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为18186件,不及北京的三分之一,相当于天津的73%;河北省万人专利授权量为件,不到北京市的十分之一,仅相当于天津的%;河北省技术市场输出合同数额为亿元,仅略高于北京的百分之一、天津市的十分之一。从专利类型来看,京津冀三地申请的专利都集中在实用新型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