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

ID:21547075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  摘要目前,学习情境的创设,已成为一线教师们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创设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情景创设有效应用的策略及方法展开了探究,以期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情境情境教学情境创设  小学生的抽象能力差,形象思维强,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瓶颈与困难。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许多教师把学习情境创设当作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又该如何创设有效的学

2、习情境呢?下面根据教学经验来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1学习情境创设的作用  1.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对于6~12岁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需要情境做支撑的,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从中自然地生成出学习的需要。  1.2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不是直接获得结论,而是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取结果。  1.3创设学习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儿童虽然阅历尚浅,但在入学之前,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某些数学经验,这些经验应该是教学

3、的出发点和基础,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说小学数学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重新解读,并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  1.4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是一种“冷峻的美”。因此数学情境不仅仅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学习,还渗透审美的、文化的、情感的、道德的熏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2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为了打造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一线数学教师们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一味地追求新颖和与众不同,情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也随之出现了。那么,

4、该如何创设情境,对学习情景进行有效地应用呢?情境创设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2.1创设情境要注意“目的性”  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如听过这样一节课,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师为了体现生活味,录了一段好几分钟的逛超市的视频,并在导入环节播放,然后教师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因为问题的目的性不明确,造成学生的回答是:“超市好大呀”“有好多人逛超市”“有好多好吃的”……学生越说越远,就是没有人回答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教师只好指着价格牌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硬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的思路。诸如此类的情况,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一开始就要

5、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引导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不能漫无边际地乱跑。所设计的教学情境要突出数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察和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  2.2创设情境要注意“合理性”  情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但所创设的情境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是合乎常理的,有一定真实性的。  2.3多媒体情境要注意“适度性”  很多时候,教师们创设情境一味依赖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 

6、 2.4情境创设要有“挑战性”  简单的情境和挑战性的情境所起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挑战性,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2.5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但要注意因人而异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所创设的情境要因人而异。课题研究过程中,曾对五类教学情境受欢迎的程度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喜欢操作情境,喜欢自己动手摆弄,感知体验获取数学知识。其中低年级的学

7、生年龄较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他们更喜欢故事情境和游戏情境。而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逐渐生成,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五类情境的反应度都很高。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初步形成,又处于个性形成时期,故事、游戏类的情境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操作、问题类情境更适合他们。  所以在情境创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考虑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等因素,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  3情境创设的方法  3.1近生活  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贴近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

8、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因此,教师应巧设多设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