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等”:让教育更 有效

“等一等”:让教育更 有效

ID:21547894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等一等”:让教育更 有效_第1页
“等一等”:让教育更 有效_第2页
“等一等”:让教育更 有效_第3页
“等一等”:让教育更 有效_第4页
“等一等”:让教育更 有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一等”:让教育更 有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等一等”:让教育更有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及班主任,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带领学生搞活动,处理班上学生间的矛盾,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可以说,每一天在校的时间都很紧张。所以,碰到一些学生出现问题,我总想快一点解决好。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往往越急事情越难处理好,反而会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吃一堑,长一智。在教育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会了“等一等”。  等一等,事情会是另一个结果  课间,我正走进教室找个别学生订正作业,忽见小王和小张打了起来,几个同学冲过去劝

2、,一下也拉不开。我走近他们,让他们停手,他们才停下来。此时上课铃声响了,小王和小张,以及两位劝架的同学脸上、脖子上都已有伤。我看了一下伤势不严重,就让其他同学先整队去上体育课,教室里留下了我和小王、小张。小王是班里的优秀学生,也是班干部。而小张则是班里公认的调皮大王(但我觉得他这学期已有很大改观)。我请他们说说事情经过,两人情绪都有点激动,眼泪也都溢出了眼眶,谁都没开口。我就让小王先说。小王说:“小张带了玩具炸弹,下课扔在地上,我捡起来扔垃圾桶里,结果炸到身上了,我让小张向我道歉,他不肯,我们就打起来了。”我问小张是不是这么回事

3、,小张别着脸不吭声。我说:“做错事得负责任,今天小王动手他也有错,可你将危险的东西带学校来,万一炸伤同学怎么办?”“他不去拣没人会被炸到。”小张忽然气呼呼地冒出这么句话。当时,我听他这么说,就觉得他在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觉得自己没错。我忍着心中的怒火,想着怎么才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我继续问道:“那你带来的是什么?有什么危险?你下课时是故意扔出去,还是不小心掉出去的?”可不管我怎么问,小张就是不开口说话。我让小王先去上课,继续说道:“现在就剩我们两个人了,你心里有什么委屈都可以说出来。”但小张依旧不开口。我说:“你不想说,也可以

4、写出来。”他也不肯。我边说边等,等了一会,他依旧不肯开口,只是抽泣着。我无奈,打电话给他妈妈,他妈妈要求跟他通话。我没听他们讲,等电话重新回到我手中时,她妈妈问我小张有没有道歉,我说他不肯开口和我说话,我也不是要他认错,只是想了解事情经过。他妈妈说:“老师,我昨晚上夜班,现在头痛,没法过来……”“对不起,打扰你休息了。我再跟他谈谈。”我马上说道。我和小张重新坐了下来,我先问他妈妈上班的情况,让他替我向他妈妈道歉,他点头了。接下来,我们的谈话很顺利,我了解到并不是他先动手的,也让他分析一下自己的错。后来,我又找小王谈话,肯定了他为

5、全班同学考虑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他的错。  这件事的结果是学生相互道歉,依旧和平相处。如果是以前的我,会先训学生,不开口说话或许会直接请他去德育处。今天,我是耐心地花了一堂课时间,等他开口,与他交流。是否值得呢?我觉得值得。学生毕竟年纪小,难免闹矛盾。如果做老师的不能冷静,有可能错怪学生,或许也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信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多花点时间,与学生的交流也会更通畅。所以,等一等,事情往往会是另一个理想的结果。  等一等,让孩子说心里话  一天,隔壁班的一位学生跑来跟我说:“顾老师,新华书店的文具柜的阿姨叫你去一下。”“新华书

6、店,叫我去干什么?”我疑惑地问。“好象说你们班的小于在他们那儿买东西,欠了很多钱。”我更加疑惑了:“新华书店这正规的店也能赊帐?找我去干吗?通过我向家长要钱?再说,允许孩子赊帐不是在骗孩子的钱吗?”我想想又有点气愤。课间,我找来学生小于,想先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谁知,小于吱吱唔唔,就是不肯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意识到真的有问题了,于是摔出了一句话:“小于,你不跟老师说实话,我是没法帮助你的。”终于,小于开口了:“我没欠他们钱,我把活动笔还给他们了,一支都没拿。”我的心理“咯噔”一下,难道小于……  放学后,带着疑惑,我来到了新华书

7、店文具柜,几个售货员听说我是小于的老师都围了上来,她们的述说让我惊呆了:小于将23支活动铅笔藏在衣裤口袋里,售货员发觉不对,问她有没有什么东西没付钱了,她才慢慢拿出来。让她写下学校、班级和姓名,她写的是假的,售货员翻出她的英语书,才知道她在造假。售货员怕伤了她自尊心,没多责备,但事情发生后,小于面不改色,拒不认错,还对过往人说售货员不让她去上课……  小于的父母早在她幼年时就已离婚了,小于跟随爸爸。印象中,小于的妈妈很爱自己的女儿,时常带回自己家照料。家访中,觉得小于的爸爸及后妈对她也很关心。在学校,小于的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是和

8、同学相处很融洽,很愿意帮助同学,没与同学发生过多大的矛盾,行为上没有过不良的表现。最近半年,小于的妈妈去外地工作了,很少见她来学校问女儿情况。大概是爸爸再婚的缘故,小于也常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去书店的路上,我曾想,可能因为最近家长关心少,小于因身边没钱,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