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ID:21551394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_第1页
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_第2页
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_第3页
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_第4页
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弋阳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利用江西省弋阳县1957-2008年气温的各季及年平均值用线性趋势方程、滑动平均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弋阳县年平均气温及春、秋、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夏季则呈下降趋势,冬季气温增暖率最大,气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关键词】:气温变化趋势  1引言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近一个世纪以来,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政府间专门气候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在过去100年(1906-2005年)的线性趋势为0.74℃(0.56

2、-0.92℃),达到1000年以来的最高值。  王绍武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一致,升温率为每100年0.44℃,而且近20年来中国气温回升显著。缪启龙等先后对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做了分析研究;郭志梅等对中国北方地区近50a来气温变化特征及其突变性进行了分析;张晶晶等对近50a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气候整体趋于变暖,气候变暖在冬季更加明显,变暖的地区主要在北方。  本文利用线性趋势方程、滑动平均的方法对1953年以来弋阳县年、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进行分析。  2资料及方法  2.1资料  本文所用的资料为弋阳县1957-

3、2008年气温、降水、日照的各季及年平均值等气候资料,数据准确、可靠。统计方法:(1)做出弋阳县年、四季各要素的历史曲线及5年滑动平均曲线图。(2)做出每个年代阶段分析。(3)线性趋势向系数由最小二乘法求得。(4)四季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  2.2分析方法  用表示样本量为n的某一气候变量,用表示所对应的时间,建立与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  =abti(i=1、2,…n)(1)  式(1)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最简单的线性回归形式,它的含义是用一条合理的直线表示x与其时间t之间的关系。上式中a为回归常数,b为回归系数(即倾

4、向值)。a和b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  (2)    其中,,,回归系数b的符号表示气候变量的趋势倾向。b>0时,说明随时间t增加,x呈上升趋势;b<0时,说明随时间t的增加,x呈下降趋势。b值的大小反映了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即表示上升或下降的倾向程度。  3气温变化特征  3.1年平均气温  近50年来弋阳县年平均气温(图1)呈逐渐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冷期和暖期两个时期,冷期持续时间长,而暖期则相对较短。冷期出现在1957-1989年,气温距平负值占75.8%,其间平均值较多年平均值低0.2℃,最低值(17.3℃)出现在1976年,比多年平均值低0.9℃;暖期

5、出现在1990-2008年,气温正距平占78.9%,其间平均值(18.5℃)较多年平均值高0.3℃,年平均气温最高值(19.3℃)出现在2007年,比多年平均值高1.1℃,暖期中弋阳县气温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平均气温较50年代有所上升,70年代平均气温有所下降,但气温仍高于50年代,80年代开始回升,这与陈隆勋等研究的中国气温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回升的结论是一致的,90年代-21世纪头几年平均气温持续上升。21世纪头几年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比20世纪60年代上升了0.4℃,50年间弋阳县增温速率为每10年0.13℃。        图11957-2008年弋阳县年

6、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曲线  (细虚线为线性趋势线;光滑粗线为5年滑动平均;粗虚线为年代平均)  3.2季平均气温  图2-5为1957-2008年弋阳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由图2可知,春季平均气温的冷期出现在1957-1989年,负距平占58%,期间平均值(17.3℃)较多年平均值低0.2℃,最低值出现在1970年,比多年平均值低1.9℃。暖期出现在1990-2008年,正距平占68%,期间平均值较多年平均值偏高0.4℃,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比多年平均值高1.8℃。春季平均气温从5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至90年代和21世纪头几年平均气温大幅上升。        图21957

7、-2008年弋阳县春季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曲线  (细虚线为线性趋势线;光滑粗线为5年滑动平均;粗虚线为年代平均)  从图3可知,夏季平均气温没有明显的冷暖阶段,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以后气温相对偏高。夏季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变化不大,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这与田红等分析江淮流域夏季气温变化所得到的结论相一致。夏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80年代处于相对较对较高阶段,70、90年代平均气温有所下降,其中90为相对较冷期。21世纪头几年平均气温进一步上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