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复习指导一

《哲学引论》复习指导一

ID:21551769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哲学引论》复习指导一_第1页
《哲学引论》复习指导一_第2页
《哲学引论》复习指导一_第3页
《哲学引论》复习指导一_第4页
《哲学引论》复习指导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引论》复习指导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哲学引论》第一章第一节哲学的概念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的历史起源。哲学并非一开始就有,它是宗教和艺术直接作用的结果。原始的宗教和原始艺术是摧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正是在原始的宗教和艺术中,人类通过音乐、绘画、雕塑以及各式各样的庆典和祭祀活动等,集中表达了他们力图解决生命、生存和死亡中的各种问题的强烈意愿,并尝试通过这些方式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并进而揭示隐藏在这些表面环境后面的那些不易觉察的、制约着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东西(P3第三自然段——P4第一自然段)。  2、哲学产生的主要原因:⑴从逻辑上说它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与沉思。这也

2、可以说哲学产生的本能原因。⑵为了生存,人们不能不对有关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而上的问题作深入的反思。⑶纯粹为求知而求知,是一种纯学术的兴趣所致(P3第三自然段——P4第一自然段)。3、哲学的最终形成:由于哲学是一种较之宗教和艺术更为理性化和系统化的追寻和探讨存在问题的思想形式和文化形式,所以,一旦哲学在它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必将取代宗教和原始艺术,成为一种独立的人类精神文化形式,哲学最终形成(P4第二自然段——P5第一自然段)。4、哲学的双重特性:从一个方面看(从词源学),哲学表现人类爱智的活动;从另一个方面看(逻辑上说),哲学起始于人类好奇的本性(P2第三自

3、然段)。5、哲学的概念:古希腊对哲学概念最初的规定是“爱智”。它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和学问,即以智慧为研究对象,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为研究对象(P2第二自然段)。 二、哲学与科学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1)最早哲学与科学不分。哲学就是科学,科学都隶属于哲学(P3第二、三自然段)。(2)科学从哲学分割权利;哲学与科学分享权利(P5第一自然段)。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在历史发展中,正是这种关系在深层上影响了它们各自的发展。一方面,哲学因为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得不把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权利让渡给科学

4、,而科学则牢牢地把握了这一专属于它的权利;另一方面,哲学虽然必须与科学分享权利,但它对这种权利的让渡远不是自觉自愿的。这就是两者间的矛盾运动,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哲学和科学自身的发展(P5第二自然段;P6第二自然段)。2、哲学的两难处境:既有人坚持哲学高于科学,也有人坚持哲学从属于科学。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科学问题几乎是引起哲学兴趣的唯一对象。而且只要一有可能,哲学家们总是试图把科学重新纳入哲学的范围。一旦哲学家的这种企图由于科学家的抵制,或哲学基于自身的局限而对它欲涉足的领域表现出无奈的时候,总是有那样一些哲学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要么把哲学降低到只是为科学作

5、方法论的辩护,以科学的语言代替哲学的语言的地步;要么拒绝一切对哲学的批评和非议,把这种批评和非议看作是对哲学的一种不能容忍的恶意诽谤和攻击(P5第三自然段)。3、哲学与科学和其他人类精神文化形式分享对真理和日常生活的解释权利(P6—7)。  三、哲学的演变  1、希腊哲学的特征(自然哲学):最初,当古希腊哲学从原始的宗教和艺术中间分化出来,对自然和宇宙本质探索的兴趣支配着绝大多数古代哲学家的研究热情的时候,哲学主要研究自然和宇宙的本质,带有纯理论、形而上的特征。自然哲学是这一时期哲学的基本特色(P7第二自然段)。6  2、晚期希腊和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的特征(伦理

6、学或道德学说):到了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家们的理论兴趣和研究热情为之一变,道德的、实践的生活要求开始上升而成为哲学研究的主流。哲学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P7第二自然段)。  3、中世纪哲学的特征(宗教哲学或曰经院哲学):这一时期,哲学家在其理论中多方论证、阐述和发展的哲学观点,就是教士和神学家在基督教的殿堂里不遗余力地提倡和身体力行的神学主张。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奴隶,哲学的合法性受到挑战与质疑,经院哲学占据着主导地位(P7—8自然段)。  4、近代哲学的特征(认识论):由于哲学与宗教在获取知识方法上的本质对立,决定了哲学不可能长期

7、处于神学的控制之下。近代哲学于是由神向人复归。开始走向对知识来源、认识来源问题的探讨,这个问题以唯理论与经验论对立开始,最终以康德的“哥白尼革命”而告终(P10第一自然段)。 5、现代哲学的特征(科学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现代哲学是康德否认了形而上学和宇宙论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的可能性之后,所引发广泛和持久的哲学变革的直接的间接的理论后果。其主要问题是为整个科学与哲学寻求某种共同的和根本性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但不管哲学形态如何发生变化,哲学家们所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传统哲学家一样,即始终不变的与人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的存在问题与知识问题(P9

8、第一自然段)。第二节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