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

ID:21552919

大小:2.82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10-19

阿片类镇痛药_第1页
阿片类镇痛药_第2页
阿片类镇痛药_第3页
阿片类镇痛药_第4页
阿片类镇痛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片类镇痛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镇痛药Analgesics三峡大学医学院 赵博疼痛是一种因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变化。概述躯体痛(Somaticpain):是由于身体表面和深层组织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各类伤害性刺激所致,对机械性、化学性、炎症性、温度性刺激均敏感。躯体痛分两类急性痛(锐痛):(Fastpain,acutepain,sharppain)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刺激时立即发生,撤除刺激立即消失。慢性痛(钝痛):(chronicpain,slowpain,bluntpain

2、)定位模糊的烧灼痛,发生较慢,持续时间较长。疼痛的分类内脏痛(Visceralpain):是由于内脏器官、体腔壁浆膜等的痛觉感受器受到炎症、压力或牵拉等刺激所致,对牵张、炎症刺激敏感。神经性痛(Neuropathicpain):多由神经损伤或肿瘤压迫或浸润所致,呈发作性或持续性,一般镇痛药无效。疼痛调控机制学说--闸门学说脊髓胶质区感觉神经元同时接受外周感觉神经末梢的感觉信号和中枢下行抑制系统的调节信号,形成痛觉控制的“闸门”,当感觉信号强度超过闸门阈值时,即产生痛觉。疼痛不仅是症状,也是一种疾病

3、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正在忍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欧美35%左右的人患有慢性疼痛,中国城市57%的居民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疼痛。长期以来人们忽视对疼痛的治疗,尤其是对轻、中度疼痛的治疗。疼痛可使患者的心理、精神失衡,使之产生忧郁、焦虑、烦躁及恐惧;疼痛还会影响患者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99年第九届世界疼痛大会首次提出“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的概念。现已把疼痛称为人类第5大生命指标。我国目前对重度疼痛仍以注射哌替啶为主,这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用药趋势恰好相反。提倡使用长效制剂如吗啡控释片等。

4、镇痛药(Analgesics)是一类在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的情况下,能选择性地缓解或消除疼痛及伴有的不愉快情绪。镇痛药按其作用机制、缓解疼痛的强度和临床用途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疼痛作用较强,用于剧痛的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它感觉不受影响,但能成瘾,这类镇痛药称为麻醉性镇痛药。其二是作用部位不在中枢,缓解疼痛作用较弱,多用于钝痛,同时具有解热、抗炎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最早使用的镇痛药来自罂粟蒴果浆汁的干燥物阿片(opium),含20余种生物碱,仅吗啡、可待因、

5、罂粟碱具临床药用价值;1806年,德国药师Sertüner提纯出吗啡(Morphine)1832年,Robiquet发现甲基吗啡(可待因)1874年,二乙酰吗啡(海洛因)合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合成了哌替定、美沙酮等一系列具有吗啡样作用的药物,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镇痛药发展史罂粟花、果镇痛药的使用原则因为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表现和诊断依据,在诊断未明时,不宜轻易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断和治疗。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阿片(opium)是罂粟未成熟朔果浆汁的干燥物,含有20多种生物碱

6、,其中包括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一、来源及构效关系二、阿片受体1962年,我国学者邹刚等在脑室内注射微量(10g)吗啡,确定吗啡的镇痛部位在丘脑第三脑室周围及导水管周围灰质。1973年,Snyder等发现阿片类药物能被特异性受体识别的证据。1992年,阿片受体分子首次克隆成功,阿片类药物通过受体产生药效获得充分证据。阿片受体分布①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密度较高---与痛觉的感受和整合有关。②边缘系统及蓝斑核密度最高---与情绪、精神活动有关。③中脑盖前核与缩瞳有关。④延脑的孤束核与镇咳、

7、呼吸抑制、中枢交感张力降低有关。⑤脑干极后区与恶心呕吐有关。⑥迷走神经背核、肠肌也有阿片受体存在。脑内主要存在三类阿片受体:μ、κ、δG蛋白偶联的受体(Gi)(-)AC受体门控K+通道电压门控Ca2+通道(-)(+)减少神经递质释放和阻断痛觉传递1975年,Hughes和Kosterlitz从脑内分离出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脑啡肽。后陆续发现β-内啡肽、强啡肽A、B、内吗啡肽I、II等。内源性阿片肽在CNS和外周均有分布;在脑内,其分布与阿片受体的分布比较一致三、内源性阿片肽1994年克隆出阿片受体样

8、受体,又名孤儿阿片受体(Orphanopioidreceptor)其特异性配体:孤啡肽或痛敏肽。参与痛觉感受和调控,但其效应与机体疼痛的状态有关:既可以阻断内源性镇痛环路,也可以阻断痛觉过敏。四、孤儿阿片受体吗啡(Morphine)【构效关系】:【作用机制】(1)痛感觉向中枢传导过程中,痛觉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并释放Glu和SP,作用于相应受体而完成痛觉冲动向中枢的传递引起疼痛。(2)脑啡肽神经元释放脑啡肽,作用于感觉神经突触前、后膜上的阿片受体,通过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偶联机制,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