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

ID:21554779

大小:8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2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1页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2页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3页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4页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迟迟不能走向现代性,原因之一是中国传统学术特别是儒学之中存在着“重道德,轻知识”的倾向。围绕着这个思路,现代新儒家学者等探讨了儒家传统与知识传统相结合的可能途径问题。本文通过厘清知识与道德的基本分野,来说明上述流行观点的错误,并由此说明儒家道德传统与现代知识传统相结合的可能途径。认为,知识与道德作为人类生活中两者不同性质的传统可以各自独立发展、并行不悖,他们的结合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正如我们不能指责一个人研究物理学就犯了“重知识、轻道德”的错误,也不能指责儒家研究道德问题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

2、;既然没有人认为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传统不重视知识是一个错误,也不应认为儒家作为一种道德传统不重视知识就是一个错误。今天我们看到的知识传统是西方社会一系列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只能在脱离一切宗教传统或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以一种独立的自身逻辑存在和发展;指望以道德关怀为中心的儒学开出知识传统,就象我们要求基督教开出现代科技传统来一样没有理论意义。因此,指责儒学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乃是现代中国学者不自觉地把非学术的民族、国家理想强加于学术关怀之上的思维错觉,并由此人为地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并无学术价值的假问题而虚耗精力,即把儒学与知识的结合主要地当作了一种思辨哲学问题来解决。现代儒学的方向之一如

3、果在于与知识传统相结合的话,那么这种结合也应当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把儒学与知识传统的结合主要地当作一种理论思辨问题来解决,不仅背离了儒学原有的实践品格,而且这样做也实际上剥夺了儒学作为一种道德传统自身的独立逻辑,使其成为“非驴非马”之物。当然,也反复指出,这决不是指我们不能从思辨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儒学与知识传统的结合点,关键在于我们的研究应当建立对知识与道德这两种人类生活中不同性质的传统之间关系的正确定位之上,而不是出于民族国家需要的使命感而盲目地、人为地追求所谓的“结合”。文章最后探讨了儒学在现代社会中与知识相结合的实践途径问题。关键词知识道德儒学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困

4、扰现代中国学者的一大难题。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缺乏认知主义传统,是导致科学和现代化在中国迟迟不能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与西学相比,中国古代学术特别是儒学的最大特点是将一切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问题来解决。但是,不少人也认识到,科学的引进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展开,并不必然地意味着儒家道德传统应该被丢弃。有鉴于此,不少现代中国学术精英都深深认识到,只有儒家道德传统与来自于西方的知识传统之间的相互结合,才是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然而,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传统儒学与知识传统的相互结合呢?围绕这个问题,不少学者、特别是一些现代新儒家学者认真反省了传统儒学在处理知识与道德关系上

5、的“错误”,认为中国古代学术特别是儒学“重道德、轻知识”的特征,是导致知识传统在中国没有建立起来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甚至指责儒学具有“泛道德主义”或“德性一元论”倾向,不能真正从对等的立场来看待知识。[①]包括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等等一大批学者在内,都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古代学术特别是儒学与西方学术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并为寻求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传统的结合进行了大量建设性的理论工作,试图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角度建起一座联结“中学”与“西学”的桥梁。对上述学者特别是现代新儒家学者观点的系统评价,不是本文的中心。本文试图回答的是一些现代新儒家学者所试图解决而未能真正解决的重要问题,即

6、传统儒学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是不是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如果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之间的结合必要的话,其方式应当是怎样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从研究道德与知识的基本分野出发,通过对人类关怀道德的两种基本方式的深入探讨,说明儒学在道德关怀上所采取的传统路线并没有错误以及一些现代新儒家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认识不足,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的结合问题以及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道德与知识的基本分野道、德二字在古汉语中出现甚早,“道”有道路、道理、法则之义,“德”有品德、德行之义等。“道德”一词连用始于战国。在先秦文献中它的含义与今天有一定差别,但就其在儒学中被用来指仁

7、义礼智等而言,其含义又与现代汉语中“道德”一词相近。在西方,希腊语arete(virtue,译为德行,美德)“可泛指一切事物的优越性”,行为的arete指“受称赞的品质”,[②]含义与古汉语“德”相近。今天西方语言中“伦理的”(ethical)与“道德的”(moral)分别来自希腊文ethike(ethic,译为伦理)和拉丁文moral(道德),原义皆有“遵从习惯及规范”之义。现代汉语中的“道德”一词与现代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