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

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

ID:21567482

大小:65.1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2

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_第1页
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_第2页
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_第3页
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_第4页
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瑞典、德国民主模式新解读社会民主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社会民主运动,是社会民主化。这两者都超越了社民党是否执政的问题,而代表着社会民主政治在社会、经济和政治范内的全面结构化。最近20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党际交往的增加,国人对欧洲大陆的第三条道路,特别是北欧和德国的社会民主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面对欧洲社会民主模式的多样性,比如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福利资本主义、莱茵资本主义、斯堪的那维亚模式等等五颜六色的标签,即使不是保守的教条主义者,人们也常眼花缭乱而难以理解;简单地归诸马克思主义历史上修正主义与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不仅有违马列正统,而且其福利国家政

2、策想当然地不符合“中国国情”__尤其担心,在民主选举下社会(民主)党随时可能丢掉执政地位而有政权不稳之虞。这是对社会民主主义的误解,却是长期以来、也是直到最近在关于社会民主的讨论中否定、害怕,以致拒绝学习社会民主的借口。如果抛开令人又爱又限的“美国中心主义”,以德国和瑞典这两个社会民主国度为样板,深入考察欧洲社会民主的起源、性质和作用,就能发现社会民主相对于美国式的宪政民主代表的不仅是欧洲的道路,更是欧洲的社会主义者在百年实践中成功创造出的民主的高级形式。社会民主是运动大多数中国人关于社会民主的最新一轮兴趣源于199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的“向左转”,也就是英国工党

3、、德国社民党等欧洲社会民主党先后赢得选举、登上执政舞台。但是,深受以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论为核心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中国社会,对吉登斯所提的“第三条道路”的复兴通常抱着怀疑的态度。随着近两年法、德等国右派保守政党的上台,这一怀疑显得尤其强烈。甚至如冰岛这样的小国年初发生的政党更迭,居然也能在中国学术和媒体圈中引发“欧洲红旗(社会民主)还能打多久”的讨论。在他们看来,政权就是一切,社民党在野的国家是否还算社会民主国度是很有疑问的。这当然是一种无知。如瑞典著名社会福利专家安德森?哥斯平所说,社会民主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社会民主运动,二是社会民主化。这两者都超越了社民

4、党是否执政的问题,而代表着社会民主政治在社会、经济和政治范围内的全面结构化。社会民主运动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未在马克思主义内部产生的修正主义争论以及第二国际。相对于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论为核心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在巴黎公社革命之后,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否认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崩溃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等待论的教条,强调对既存体制的渐进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转型。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以及20世纪的最初几年,伯恩斯坦修正了教条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论,明确提出政治参与和阶级合作。以德国为例,伯恩斯坦的这一主张最终改变了马克思正统主义者考茨基,影响了1903年德

5、国社民党德累斯顿大会以及社民党随后的选举胜利,也成为1904年阿姆斯特丹“社会党国际”大会的主轴。社会民主运动从此脱胎于修正主义的争论,正式形成,推动着欧洲社会党积极参与民主选举、传播社会主义理念,成为欧洲民主体制最可靠的伙伴。相对于《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人阶级无祖国”,德国的社民党坚持在民族国家的范同内通过改革运动和社会进步运动来推进社会主义、推进民主;即使遭遇1879年俾斯麦威权政府的禁党令,也未停止参加选举和议会斗争,对德国的最终民主化作出了关键贡献。一战后,作为民主化过程最重要的参与者,自诩马克思主义正统的德国社民党拒绝了伯恩斯坦1920年代提出的“人民

6、党”建议,回到了考茨基的经济决定论和保守的“阶级力量平衡论”,虽然赢得普遍欢迎,却也因此埋下了魏玛共和失败的种子。在1959年的社民党哥德斯堡会议上,面对战后新的政治格局__基民盟以及欧洲保守政党已经普遍吸取了大萧条和纳粹上台的教训,采纳了“只要有可能就计划,只要有市场就管制”的规制资本主义政策__德国社民党再次转折,正式放弃了社会经济国有化的目标,提出“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才能实现,民主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获得”的新的社会政治主张,为社民党不久后重新赢得选举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不断修正、永远改革成为欧洲社会民主运动最重要的动力之_。比如,英国工党可以因此在战后

7、提出国有化方案,也可以在1990年代推行私有化和社会福利缩减政策,其中的理论冲突让步于改革主义。正是因为社会民主运动的存在,欧洲政治始终充满了民主和活力,这是相对于北美自由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共产主义的“欧洲第三条道路”复兴的根本原因。在瑞典,社会民主运动则直接体现为“第三条道路”的形成。这归功于灵活、不拘泥教条主义的瑞典社会劳动党创始人布兰孕。在一篇1906年的文章中,布兰亭提出,“马克思理论所基于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其中原因发生在社会主义的政治活动中。”在他看来,阶级合作符合社会党人的长期利益,民主是他们的目标也是竞选口号,社会劳动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也

8、是“人民党”。从19世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