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ID:21568102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_第1页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_第2页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_第3页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庄淑娟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15200【摘要】深静脉置管因为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较长,输液种类广泛,安全,在输血、输液、血液透析、胃肠外营养支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胃肠外科所收住的患者,因其住院时间久,病情变化较快等原因,深静脉置管应用的很多。【关键词】临床应用并发症护理在胃肠外科的主要临床应用1.用于重症抢救及大手术此类患者,治疗时间长,输液量大,用药种类多,容易造成静脉炎,点滴不畅,而深静脉的使用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些情况,根据金永红等【1】报告用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股静脉压力,对于判断右心功能不全和血

2、容不足提供可靠依据。马龙等【2】采用深静脉置管直接注入大量液体进入血循环,满足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营养的需要。2.用于癌症化疗肿瘤患者由于长期用刺激强的化疗药物,容易引起静脉穿刺困难、药物外渗、静脉炎等一系列并发症,深静脉置管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段小芳等【3】对25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安全化疗的途径,使得化疗顺利进行,没有造成浅静脉的损伤及药物的渗出。邱萍等【4】采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感染率为1.8%,远低于以往报道的23.6%。3.用于静脉高营养胃肠外科的患者,术后往往需要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浅静脉

3、的刺激比较大,容易引起静脉成条索状改变,造成静脉炎,使用深静脉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注速度快、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并发症及护理1.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a.心率失常是深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蒋逸风等【5】报道在行锁骨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时,导引钢丝进入10cm即成功置管,一般不引起心率失常。张兰菊【6】认为,置管后导管刺激窦房结诱发心率改变。a.误穿动脉是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张海燕【7】采用上位穿刺法以胸所乳突肌锁骨头与锁骨所成夹角之角平分线距离顶点1.0〜1.5cm处,针与额平面为10°广15°角,进针方向指向同侧胸锁关节,进针深度2

4、〜4cm,置管成功率高,易固定。另外,中心静脉解剖位置异常也是造成误穿动脉的原因之一。梁莉的经验是,如考虑可能存在血管畸形,应该在B超引导下置管,了解中心静脉是否变异,5%〜10%的患者可能出现颈内静脉位置和结构的异常,反复盲0穿刺容易损伤静脉及邻近的颈内动脉和股动脉。b.气胸进针角度过大或过深,则易刺入胸膜和肺组织,导致气胸。少量气胸(肺压缩少于20%)可在几天内自行吸收,不必处理,量多时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曾成认为发生气胸后,患者采取半卧位、吸氧,并稳定患者情绪,床边射片,如气胸量少,可自行几首。1.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a.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心静脉置

5、管患者如无不明感染灶而发生的高热、寒战或导管置入部位红肿、触痛,应考虑导管引起的感染。王俊英等认为感染的途径是细菌通过导管外、导管内、经管输入的液体及血液进行传播;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是预防,操作前严格培训,严格消毒,备皮吋为防止剃须刀刮伤皮肤,采用剪刀剪除毛发。林风辉等【8】报道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奋高龄、营养不良、危重病、糖尿病、免疫抑制疾病等内在因素及医生操作水平、操作环境、入住为重病房吋间长、置管吋间、置管后护理等外在因素;并表明,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低于颈内静脉及股静脉。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应做到如下几点:严格无

6、菌操作,避免细菌经皮肤隧道侵入;尽量选择经锁骨下静脉置管,避免股静脉置管;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细菌侵入;导管定期用肝素液冲管,避免导管内血栓形成;缩短导管留置吋间;缩短重症病院的住院时间;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使用透气的辅料覆盖,保持局部干燥。潘斐彩报道减少经中心静脉导管的输入旁路操作,定期更换装置,尽量不使用三通道可有效预防感染。b.导管不畅或阻塞导管长期使用后常出现阻塞或滴注不畅等问题,堵塞的原因有:静脉高营养物质或粉状及颗粒状药物的输入,渐堵塞导管;非正压封管,血液返流形成栓子;患者血液处于高液状态,血小板易形成血栓堵塞导管。于楠等报道预防

7、导管阻塞,点滴速度应≥80滴/min,液体点滴不畅,滴速<50滴/min多为药物沉积,先抽冋血液,血液冋抽畅通后以生理盐水5~10ml推注,再连接液体。当发生堵塞,先以肝素盐水液(封管31U/ml)试通,如果不能融通,说明已形成血块,则用肝素原液试通,仍不能融通,说明形成纤维血栓,此吋改用链激酶或尿激酶5000U/ml,边推边拉缓慢経柔注入1ml,保留15min后,冋抽药物和凝块,重复灌注至导管通常。杨海燕【9】认为一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导管阻塞,导管抢救性的处理应优先于导管的更换。将导管血栓的处理分为一线和二线方案:前者一次为压力性冲管、

8、血栓溶解酶灌注和机械性取栓;后者包括导管更换和纤维鞘剥除术。其中压力性冲管以10ml的注射器较佳,10ml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