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滕博格《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

斯滕博格《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

ID:21568456

大小:63.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斯滕博格《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_第1页
斯滕博格《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_第2页
斯滕博格《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_第3页
斯滕博格《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_第4页
斯滕博格《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斯滕博格《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范文静特殊教育专业201321010116《爱情心理学》读书报告1.书名:《爱情心理学》2.出版时间:2010年5月3.种类:专著4.编著者:[美]罗伯特•斯腾伯格凯琳•斯腾伯格;译者:李朝旭等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是塔夫茨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也是海徳尔堡大学的心理学荣誉教授。斯腾伯格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拥宥11个荣誉博士头衔。他从事爱的研究已宥25年。凯琳•斯腾们格(KarinSternberg)是斯腾们格咨询右限责任公司的共同负责人。她从德W的

2、海德堡大学获得傅士学位,在康涅狄格大学从事W士后工作。5.内容简介:爱情一直是亘A未变的话题,通过爱情,我们发现世界的另外一种美妙。这本由罗伯特•斯腾伯格与凯琳•斯腾伯格编著的《爱情心理学》(最新版)汇集了多位专家的文章,以科学范式来探讨爱情屮的我们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感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爱情心理学著作。该书第一部分涉及生物学说,详细介绍了“爱情的动态进化观”、浪漫之爱关系中的行为系统取向、爱情的进化论、爱情的内驱力、依恋与连结的生物行为模型。第二部分涉及爱情分类学,包括恋爱风格、探索“爱”的真谛、爱的二重理

3、论和爱即“共有应答性”的给予与接受。第三部分涉及爱的内隐理论,只有一章内容,提出了爱情研究的原型说。第四部分涉及爱情文化理论,介绍了基于情感投资的爱情进化与跨文化视角、激情之爱的跨文化与进化观点以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爱情心理学的关系。最£;“结论”一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性的讨论。6.推荐:□前,就研究生阶段来说,我们似乎终于明白爱情实际上并不如我们所向往的至死不渝、海枯石烂,经过大学毕业的劳燕分飞,我们才真正了解到并不是有爱情就可以解决一切。那些毕业前哭的稀里哗啦的孩了,不仅仅是在哀悼逝去的青春,更是在哀悼即将逝

4、去的爱情,似乎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堪~击。实际上,并不如你所认为的那样,你以为是现实打败了爱情,可是其实是你自己亲手斩断Y情缘。全书以科学研究方法,从各种视角对爱情进行探讨,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著作。你可以看到各种大师通过实验或调查得出的、影响你的爱情的外显的和N隐的观念,此时你或许可能会宥所悟,爱情逝去权其实掌握在你手中。强力推荐!1.简评:《爱情心理学》之感爱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任何时候谈论到它,都会使人一脸深思。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因何发生的?爱情包括什么元素?什么会增益爱情,什么又会损害爱情?这一直是值得人

5、思考的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斯腾伯格的《爱情心理学》(李朝旭译)一书,以科学研究的方式研究爱情,探求爱情的真谛,一个又一个的爱情研究,让我们茅塞顿开。原来我们在爱情屮出现某种行为,是有这么多依据支持着我们的,可惜我们不自知,也尤法判断究竞在这场爱情中,我们是爱情的俘虏,还是爱情的肿者。此书涉及了四个部分,分别是:爱情的生物学说、爱情类型、内隐理论以及文化学说。第一部分试图从生物学角度探讨爱情发生的生理基础等;第二部分则把爱情分类成不同的类型;第三部分是普通人对爱情的不同理解;第四部分,则将爱情置于整个文化竹景中研究,

6、试图探讨爱情与社会的关系,或者说在不同社会情景'卜*人们关于爱情的内隐的观念等。笔者对这些理论不做详述,仅以爱情的影响因素结合书中各大板块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海涵。那么,现在我们来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我想这个问题我们都思考过。或许,你会说我一生循规蹈矩,我就是爱上了那个人的自由、不羁。也或许,你会说我爱他是因为他和我有着类似的经验、背景和价值观,他懂我在想什么我们或许会宥种种理由来阐述为什么。可是,请你务必深思,你是不是仅因为荷尔蒙分泌,此时恰好冇一个你看得顺眼的男子,于是顺理成章

7、了呢?这关乎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恋爱是一件大事,不要满不在乎,你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你会明D谁才是或者现在还没有出现的你的意中人。鲍尔比将浪漫之爱定义为三个行为系统:依恋、呵护和性。这些都是影响爱情的因索之一。当然,态度、人格、尊重、文化也会影响人的爱情,尤其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研究发现“成人的依恋类型与幼儿的依恋类型是和似的,拈安全、冋避、焦虑”。在我们出生时起,我们的依恋就丌始发生了,我们对于未知环境迷茫与害扣,所以我们会寻求外部世界的安慰。比如,饿了会哭,鉍了也会哭,通过我们的父母或亲人对我们的态度,我们会建

8、立依恋的模式。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成人的依恋模式很有可能与婴儿吋期的依恋模式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这木书上并没有提到该观点,只是读者的一些揣测)当然这有些精神分析的成分,但也不无可能。比如我们婴儿时期与外部世界获父母建立了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那我们很宥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比较a信,容易与他人接近,而不会担心被人遗弃,而在反应在爱情上就是他们会觉得爱情是友好的、温暖的、信任的和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