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

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

ID:21580884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3

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_第1页
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_第2页
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_第3页
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_第4页
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NB―UVB不同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两种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为中重度银屑病NB-UVB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46例,均实施NB-UVB光疗治疗,A组照射方案为初始剂量0.4J/cm2,隔日1次,前5次每次增加0.05J/cm2,而后每次增加0.1J/cm2;B组照射方案为初始剂量0.4J/cm2,隔日1次,每次增加

2、0.1J/cm2。记录其累积照射剂量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AI)评分变化,比较两种照射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B组治疗3周后累积照射剂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A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A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轻度皮肤干燥、瘙痒,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结束后均自行恢复。结论

3、:以每次增加0.1J/cm2照射剂量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能够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照射方案;中重度银屑病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200(2017)01-070-03  DOI:10.11876/mimt201701028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包括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性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约占全部银屑病的90%以上,是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1]。对于轻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而言

4、,药物治疗往往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中重度银屑病往往累及全身,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复发,因此,近年来临床愈发关于中重度银屑病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2]。NB-UVB照射被认为治疗银屑病安全、可靠的方案,但应用NB-UVB的光疗方案各不相同[3]。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增量照射方案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且银屑病皮损

5、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AI)评分≥10分,属中重度银屑病[4];排除入组前1个月内接受药物治疗者及合并严重感染或其他免疫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A组、B组,各4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疾病分期、分类、严重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接受NB-UVB光疗治疗,治疗设备为UV1000L紫外线治疗仪(德国Waldmann公司),治疗参数:波长3

6、11nm,距离10.0cm,辐射强度45mw/cm2。按照患者组别设定照射方案[5]:A组:初始剂量0.4J/cm2,隔日1次,前5次每次增加0.05J/cm2,而后每次增加0.1J/cm2;B组:初始剂量0.4J/cm2,隔日1次,每次增加0.1J/cm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每周实施疗效判定,疗效判定为治愈则停止光疗,否则治疗持续4周,治疗期间若出现不良反应则酌情调整照射剂量或停止治疗并予以剔除。  1.3疗效评价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治疗结束后累积照射剂量及治疗前后PSAI评分变化,疗效评价标准[

7、6]:治愈:病情改善率≥90%;显效:60%≤病情改善率<90%;有效:25%≤病情改善率<60%;无效:病情改善率<25%。其中病情改善率(%)=(治疗前PSAI评分-治疗后PSAI评分)/治疗前PSAI评分×100%;临床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临床疗效评价于治疗4周后实施。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满足方差齐性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

8、校正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累积照射剂量  B组治疗3周后累积照射剂量为(6.11±0.09)J/cm2高于A组的(4.85±0.13)J/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后PSAI评分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PSA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疗效及不良反应  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A组的73.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