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

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

ID:21583211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  _第1页
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  _第2页
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  _第3页
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  _第4页
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  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关键词:沈从文文学批评作者读者  摘要:沈从文在文学批评活动中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真诚人格,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以个人爱憎为作品估价,始终与批评对象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一种平和、冷静、宽容、旷达的心态评析批评对象,表现了他尊重历史、尊重文学规律的科学态度。他的文学批评沟通了作者与读者间的间隔,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对作者言他是一个诤友,对读者言他是一个良友。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的科学评价,不是单纯的审美享受,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捧之上天”或“按之入地”都不符合促进创作、引导接

2、受的批评目的。鲁迅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①成仿吾也指出:“像真的文艺作品必有作者的人格在背后支持一般,真的文艺批评必有批评者的人格在背后。他对他的对象,也像创作者对于一切的现象一般是很公允而沉着的。”②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就是这样,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真诚人格。他说:“我的文章没有什么惊人的地方,但每一句话必求其合理且比较接近事实。文章若毫无可取处,至少还不缺少‘诚实’。”③解读沈从文的批评文本,这确实是一个诚实的自我评价。  沈从文客观公正的批评态度首先表现在他对批评对象一视同仁,无

3、论是名家名作还是出自新人之手的作品,不论关系亲疏,都能不囿于私情,不偏于己见,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他认为:文学批评“最需要避免私人爱憎和人事拘牵”。他评论过的现代作家有四十多位,剖析这些批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确努力地超越了社会思潮的变幻、党派思想的纷争、个人名利的得失等等羁绊,始终与批评对象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一种平和、冷静、宽容、旷达的心态研究评析批评对象。这是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可贵之处。众所周知,沈从文早年与鲁迅有过误会,而且与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些左翼作家的论战曾经在文坛上引起轩然大波。但沈从文并没

4、有心存芥蒂。他这样评价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贡献:    几个先驱者工作中,具有实证性及奠基性的成就,鲁迅先生的贡献,实明确而永久。分别说来,有三方面特别值得记忆和敬视:  一、于古文学的爬梳整理工作,不作章句之儒,能把握大处。  二、于否定现实社会工作,一支笔锋利如刀,用在杂文方面,能直中民族中虚伪,自大,空疏,堕落,依赖,因循种种弱点的要害。强烈憎恶中复一贯有深刻悲悯浸润流注。  三、于乡土文学的发轫,作为领路者,使新作家群的笔,从教条观念拘束中脱出,贴近土地,挹取滋养,新文学的发展,进入一新的领域

5、,而描写土地人民成为近二十年文学主流。  至于对工作的诚恳,对人的诚恳,一切素朴无华性格,尤足为后来者示范取法。④    显然,政治立场的不同与思想的分野,并没有影响到沈从文对鲁迅艺术的批评和评价。  对于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作家,如郁达夫、冯文炳、俞平伯、朱湘等,沈从文在评价他们时,也是标准一贯,不护短,不阿谀过誉。冯文炳是“京派”同仁和文学前辈,在《论冯文炳》中沈从文虽然对冯文炳的“文学趣味”和独特的“文体风格”给予高度赞扬,但也对冯文炳后期“趣味的恶化”——不庄重的文体(如“八股式的反复”)给予严厉批评

6、,指出:“代替这作者过去优美文体显示一新型的只是畸形的姿态一事了”。以至于长篇《莫须有先生传》“把文字发展到不庄重的放肆情形下,是完全失败了的一个创作”。郁达夫可称是沈从文的恩人和导师,生活和写作上对沈的帮助都很大。但这没有影响沈从文对他客观的评价:“取向前姿势,而有希望向前,能理解性苦闷以外的苦闷,用有风度的文字表现出来,是郁达夫。”他肯定郁达夫对“表现自我”这种方法的把持不松手,因而其创作也取得了“忠于自己”的最纯净的成就。但他指出,郁达夫的风格缺少变化,只顾展示个人苦闷而与时代逐渐脱节,因而读者“并

7、没有在《沉沦》作者其他作品中得到新的感动”。  中国现代文学是“工具重造”和“工具重用”的成果,它较多地吸收了外国文学的养分,经历了一个从初创到成熟的过程。而沈从文所评价的又大多是新文学前十年特别是五四时期的作品,这就面临着一个怎样站在“今天”的视角看待过去作家的业绩的问题,沈从文没有厚“今”薄“古”,而是“注意到作者作品与他那时代一般情形”,“就人与时代与作品加以综合,给它一个说明,一种解释”⑤,即用历史的眼光评价过去作家的业绩。沈从文在他的长篇评论文章《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中,高度评价新文学先驱者们在

8、创作上的努力,对于贬低新文学初期成就的言论给予批驳。虽然沈从文也承认,“第一期的创作同诗歌一样,若不能说是‘吓人的单纯’便应当说那是‘非常朴素’。在文字方面,与一个篇章中表示的欲望,所取的手段方面,都朴素简略,缺少修饰,显得匆促草率。”但是,“用十年后的标准说‘中国第一期国语文学,是不值得一道,而当时人生文学不过一种绅士的人道主义观,这态度也十分软弱’,那么指责是不行的。”他指出:初期的文学,“虽然幼稚,但却明朗健康”,“对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