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ID:21591198

大小:72.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3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_第1页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_第2页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_第3页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_第4页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论当代“儒学复兴”与民族主义之关系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东剧变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族主义思潮。与此同时,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国粹为号召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特别是“儒学复兴”运动达到了“五四”以来的最高潮。文章从3个角度界定了“儒学复兴”的内容和本质,并通过历史的、逻辑的角度,对两者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民族主义并没有天然联系。当代所谓的“儒学复兴”,不过是民族主义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争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关键词:儒学复兴;民族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90多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这样

2、很有信心地预言,并认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近些年来,“儒学复兴论”迅速传播,大量的文章被发表,相关的会议频频召开,许多令人尊敬的学术前辈、大师也纷纷表态,似乎“儒学复兴”的情景指日可待。本文在查阅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章后却发现:表面上看来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到现在甚至还没有一个基本概念上的共识,更缺乏学术上的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它却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何谓“儒学复兴”儒家文化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通过历代学者的解释、扩充、发展,它本身早已成为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因此,今天当“儒学复兴”这一命题提出后,各种非

3、常不同观点的学者都可以从儒学的某一个方面出发,对其进行赞扬或者否定,而且都言之有理。这样的探讨当然有助于人们对于问题的思考,但是也因此使得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太多的片面和意气用事。本文鉴于此种状况,在这里简要的对儒学进行一个多角度的分类,即把儒学分为: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儒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儒学;作为一种渗入中国人传统中的儒学。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儒学这一方面的儒学有一个更合适的称呼,即儒教。儒教不是宗教,但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期,它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宗教的作用,儒学对于稳固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于封建朝代统治所起到的支持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有学者把儒教说成是

4、“准宗教”,本文以为是合适的。既然如此,在封建制度垮台之后,与封建制度联系紧密的儒教自然难以维系,它的种种缺点、不足受到批判也就理所当然了。因此,有学者从儒教的角度否定“儒教复兴论”也是可以理解的了。他们认为:“儒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小农自然经济、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宗法制度有密切的联系。今天,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产生儒学的这些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正在逐步消失,儒学自然也就不存在新的发展的可能性了。”实际上,如果仅从儒学的第一个方面看,即仅仅从儒学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儒教”角度看,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儒学但是,随便翻开一本孔孟的经典,我们都能够深深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哲

5、学思想所震动,因而上文的观点把儒学简单地视为“落后保守的封建文化”,本文是很不能赞同的。那么,所谓“儒学复兴”是否就是指儒学作为一种哲学学术思想的“复兴”呢?是否当代的“儒学复兴”就如同某些学者所说的是一场简单的学术运动呢?“儒学复兴”当然要包括学术上的复兴,但是学术的复兴是要有基础的,更是要有目的的。从基础上看,汉代的“独尊儒术”为汉代经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而唐宋以来科举制度的完善则为宋代的理学做好了铺垫。从历史上看,儒学作为学术的兴盛难以离开国家政权的支持,从现实角度看,随着作为传统儒学载体的文言文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现代西方科学文化的广泛传播,儒学的生存都出现了问题。儒

6、学要延续、要发展,需要国家力量的支持,这就需要争取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学本身从来就不是一门“纯粹”的哲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从来就是历代学者毕生的愿望。不可否认的是,儒学有强烈的入世情怀和“问题意识”。这种情怀和意识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今后也势必发挥类似的作用,这一点当然是无法否认也无须否认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儒学要实现自己,就必须要完成对于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占领,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儒学复兴”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乃是争取文化话语的霸权,获得作为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可。而这一要求自然与民族主义的利益要求联系在

7、一起了,这一点后面还要继续讨论。“儒学复兴”不可能仅仅是一场学术的复兴。作为一种渗入中国人传统中的儒学儒学中所倡导的许多东西,如孝道,早已超越了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朝代,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部分。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定义中就有一部分是来自这种文化。当然,“孝”并非儒学的创造,但儒学在许多方面大大发展了“孝”的理论,并通过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提倡了“孝”,这也是功不可没的。那么,所谓“儒学复兴”是否就是简单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弘扬呢?近几年来,各种传统文化的符号又被挖了出来,大力宣传,如祭孔大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