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测试一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测试一

ID:21591983

大小:1.1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23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测试一_第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测试一_第2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测试一_第3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测试一_第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测试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测试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墨子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下与墨子表达的意思不同的是()。A.洛克的“白板说”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D.孟母三迁2.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A.蔡元培B.陶行知C.杨贤江D.陈鹤琴3.下列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

2、因素构成B.德育过程必须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C.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D.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4.“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6.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3、建议。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调查法C.教育观察法D.教育实验法7.小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流鼻血,教师以下的处理方式不适当的是()。A.保持镇静,安抚被出血吓到的儿童,并立即塞脱脂棉球止血B.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C.用热毛巾敷在鼻子上D.抬高与流血鼻孔相反一侧的手臂8.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B.识记、保持、联想C.识记、联想、回忆D.识记、保持、遗忘9.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A.

4、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0.昨天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interesting,这样容易混淆interest的词性,这属于()。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11.教育学中常说的“跳一跳,摘个桃”,体现了学生的发展存在()。A.发展关键期B.生长高峰期C.先行组织者D.最近发展区12.小明通过阅读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小明的学习属于()。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1

5、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A.教师B.学生C.教育专家D.社区人员14.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孙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虚拟直观15.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老师手拿烧瓶给学生看,并用“魔术棒”敲几下,里面是空的。然后拿出熟的鹌鹑蛋放在瓶口,当然按不下去,把蛋拿下;接着点燃蜡纸条放入瓶中,迅速将蛋放在瓶口,于是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鹌鹑蛋被烧瓶“吞”进肚里。此时,学生必定看得目瞪口呆。老师马上说:“

6、蛋为什么会被烧瓶吞进肚里?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这种导人方法属于()。A.悬念导入B.直接导入C.故事导入D.复习导入16.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7.心理学家汉密尔顿最先做了注意品质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儿,发现人们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石子儿。这反映的是()品质。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18.根

7、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量力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9.李老师在学生晓敏的评价表上这样写道“该生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异”。他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0.年幼的儿童学习活动比较突出,喜欢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这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认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

8、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22.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23.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4.材料:下课了,当学生说“谢谢老师时”,我真想说“谢谢同学们”。孩子们今天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上的“插嘴”使我不断地调整、改写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所以,今天我最想说的是“教案在下课之后才完成的”。而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插嘴”调整上课前设计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