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ID:21594291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_第1页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_第2页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_第3页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_第4页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上)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宏阔视野为新时期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向导。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互动,分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化,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统摄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内蕴着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城乡一体化发展彰显其时代意蕴。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是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全新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战略目标体系。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社会建设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消除城乡一体化的制度障碍是实现城

2、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战略路径选择  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历来都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抉择的重要维度。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转化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同时城乡分割分治所衍生的“三农”问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最突出最集中的矛盾,直接延滞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步伐。而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

3、的重大战略思想。将城乡统筹发展置于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视野中,可以为新时期我国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向导。  一、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互动  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来观照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轨迹,不难看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了我们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再到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城乡统筹问题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过程。  从1949-1978年是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时期。建国初期迫于国内外严峻形势,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我们借鉴苏联经验,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建立了全

4、面控制经济社会生活的计划经济体制,实施农业服务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偏向政策,形成了垂直式城乡二元体制的建设模式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相对立的社会管理体制。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演化路径,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推动型”工业化道路,而且这种发展模式内部隐含的城乡发展失衡的深层矛盾被一系列配套制度所固化。为此我国建立了农村单一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城乡二元产业政策,以及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以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纽带,把农业产业链中的产供销、贸工农强制分割,致使改革前20年的农业新创造价值的1/4,大约6000-8000亿元,

5、被工业部门无偿抽走。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实行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和就业制度,配套的城乡二元教育、社会保障等强制性制度更是将城乡居民的职业、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生活空间等不断分割化、固定化,引致了农民社会地位和发展权益方面的不平等的国民待遇。所以,在我们克服了工业化初期资本积累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较快地建立了较为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的同时,却客观上人为地在城乡、工农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使城乡呈现出一种自我封闭且截然相反的发展范式。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强度最大为4.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  1978-20

6、02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松动转化时期。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党重新开启了深入思考我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大门。如果说改革前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是计划体制下政府主导的,而改革至今我国则努力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乡村推动型”道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乡关联的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强调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农业服务、城乡在互融互动中求发展的思路,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巨变。据统计,“1978-1985年,农业净产值平均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9%,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7、1985-1992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但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受到各种税费抑制,城乡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1992-1996年,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城乡差距有缩小的迹象”。总体来看,这段时期由于工业化战略思想的调整及市场机制的引入,我国二元结构在缓解一强化—再缓解的曲折进程中开启了城乡隔离的“破冰”时期。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破解城乡二元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