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

ID:2160556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_第1页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_第2页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_第3页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_第4页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二战后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描写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悲剧。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分析家庭矛盾背后的伦理身份缺失和混乱,聚焦作品中家庭成员婚姻关系及代际关系的失衡及其原因,进而说明其引发的伦理秩序混乱是最终导致家庭破碎的原因。威廉斯通过描写一部家庭伦理悲剧,表达了他的伦理道德观念,倡导以爱与责任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伦理的回归,凸显其道德旨趣。《玻璃动物园》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威廉斯聚焦家庭问题,描述了一幅矛盾重重的家庭生活图景,引发了评论

2、家和读者的大量讨论。若要解释温菲尔德一家家庭破碎的成因,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细读,从伦理的视角出发,回到当时的伦理现场,对人物的伦理身份及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作出判断。本文认为,父亲角色的缺失使得其他家庭成员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伦理责任,因而造成伦理身份的混乱,其最终引发的伦理秩序混乱导致了一出家庭伦理悲剧。1.混乱的伦理身份《玻璃动物园》中,父亲早在十六年前就抛弃家人出走,未能履行自己的义务,放弃了作为丈夫与父亲的伦理身份。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来看,父亲出走是一个具有转折性的伦理选择。这一选择使得其他家庭成员的伦理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发生了改变。在父亲

3、本应是养家人的南方家庭,父亲的缺失无疑给母亲阿曼达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与负担。她不仅要履行母亲的职责,关爱及教育孩子,还要代替逃避的父亲挑起支撑家庭的重担,抚养孩子长大。阿曼达一人承担了两人的责任,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双重伦理身份使得她总是过度关注孩子,结果适得其反。她一直强调劳拉的跛脚只是小小的缺陷,却反而加重劳拉的自卑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对汤姆的各方面加以指点,反而坚定了汤姆的出走念头。她也未能消除孩子们由于缺乏父爱导致的自闭和不安全感。代际之间的重重矛盾与阿曼达混乱的伦理身份不无关系。伦理身份变化更为明显的则是汤姆。汤姆长大成人后,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在

4、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南方家庭中,自然而然的承担了父亲的伦理身份,赚钱维持家庭开销。尽管他心中怀揣着一个海员梦,尽管他烦透了在制鞋厂的机械工作,可他必须承担家庭伦理责任,对无一技之长的母亲和身体略微残疾的姐姐负责。家庭的羁绊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导致自我伦理身份与父亲伦理身份的冲突,因而备受煎熬。母亲阿曼达却把汤姆养家这一行为看作是理所当然,加深了汤姆对强加在他身上的伦理身份的排斥。在与母亲时常的争吵中,汤姆总是说“我什么也没有”,“我这一辈子在这儿没有一件东西能算我自己的”(刘海平434),表现出他对自己双重伦理身份的挣扎。2.失衡的伦理关系《玻璃动物

5、园》中,阿曼达与汤姆面临着多次冲突,代际伦理关系遭遇迷失。母亲与儿子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关涉到单亲家庭里母亲与子女之间关系的伦理问题。温菲尔德家庭是不完整的,丈夫这一顶梁柱角色的缺失对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捉襟见肘的中产阶级家庭而言是灭顶打击。在时局艰难的“外忧”和孤儿寡母的“内患”中,阿曼达自然把汤姆当成家里的支柱,对他的一切关注备至。但是她总是抓住生活的琐事不放,例如在餐桌上对汤姆的吃法指指点点,却无法深入儿女的精神世界,与他们作真正的沟通。她不理解汤姆为什么会看“疯疯癫癫的劳伦斯先生写的那本可怕的书”(刘海平434),埋怨

6、汤姆整日去电影院,责问他为什么不把抽烟的钱省下来。这样的矛盾日积月累,逐渐加深了母子之间的隔阂。女儿劳拉的敏感脆弱则使得阿曼达总是以爱的名义强加自己的意愿。她先是让劳拉学习打字,在计划失败后又忙着为劳拉寻找归宿,忽略了劳拉内心的抗拒。从外部伦理环境来看,日益商业化的社会对于西方传统家庭成员关系也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比起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阿曼达更看重汤姆每月带回来的薪水,因为这与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她在看到儿子对工作不上心时并没有询问他真正的想法,忽视了汤姆内心的苦闷,而是质问:“你有什么权利这样胡来?害得咱们大伙儿可能失去生活保障?”(刘海平435)

7、可见她说话的出发点不是对汤姆的关心,而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在消费时代的伦理环境中,人们遵循的是利己主义道德准则。利己主义强调的是“一己私利的至上性,把一己私利的得失,视为道德上善恶与否的唯一标准”(罗国杰171)。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伦理环境中,阿曼达物化了母子之间的关系。本剧第四场,当阿曼达发现汤姆极有可能重复他父亲的老路时,她表现出的不是即将失去亲人的惶恐,而是对汤姆提出要求:“那就走吧!不过,得要等到有个人来代替你”(刘海平445)。当家庭伦理亲情被物质化之后,家庭不再是爱的港湾。3.艰难的伦理选择《玻璃动物园》中,儿子汤姆始终面临着一个艰难的伦理选择

8、:抛开自身的伦理身份,遵从内心寻求自由,或是承担父亲和儿子的双重伦理身份,埋葬自己的梦想。汤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