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

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

ID:21611870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3

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_第1页
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_第2页
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_第3页
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_第4页
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成为企业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的突出问题。该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漏洞与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策略,主要包括关键基础实施安全保障策略、供应链安全保障策略、系统安全保障策略、终端安全保障策略、平台安全保障策略、X络安全保障策略等。该研究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保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X络化、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社会进入到以大数据为主要特征的知识文明时代。大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财富,正在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

2、,成为企业创新、竞争、业务提升的前沿。大数据正在成为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大数据将引领企业实现业务跨越式发展;同时,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信息安全保障的内涵,对于众多大数据背景下涉及的信息安全问题,很难通过一套完整的安全产品和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自2008年国际综合性《Nature》发表有关大数据(BigData)的专刊以来,面向各应用领域的大数据分析更成为各行业及信息技术方向关注的焦点。大数据的固有特征使得传统安全机制和方法显示出不足。本文系统分析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信息安全脆弱

3、性、信息安全威胁以及信息安全风险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策略,为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信息安全保障提供一定指导的作用。1大数据基本内涵大数据(BigData),什么是大数据,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X络企业普遍将大数据定义为数据量与数据类型复杂到在合理时间内无法通过当前的主流数据库管理软件生成、获取、传输、存储、处理,管理、分析挖掘、应用决策以及销毁等的大型数据集。大数据具有4V特征(Volume,Varity,Value,Velocity),即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价值密度低、数据处理速度快。2011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了《大数据:

4、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变革领域》[1]的研究报告,引起了信息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美国谷歌公司(Googl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美国易安信公司(EMC)、脸书(Facebook)等公司相继开始了大数据应用、分析、存储、管理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并推出各自的大数据解决框架、方案以及产品。例如,阿帕奇软件基金会(Apache)组织推出的Hadoop大数据分析框架,谷歌公司推出的BigTable、GFS(GoogleFileSystem)、MapReduce等技术框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随后的大数据应用迅猛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012年3月,美国奥巴

5、马总统发布了2亿美元的“BigDataInitiative”(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该计划涉及能源、国防、医疗、基础科学等领域的155个项目种类,该计划极大地推动了大数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标志着奥巴马政府将大数据战略从起初的政策层提升到国家战略层。同时,我国对大数据的认识、应用及相关技术服务等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界一致认同大数据在降低企业经营运营成本、提升管理层决策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继发布大数据相关战略文件,同时国家组织在民生、国防等重要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与创新实践。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已有的云计算平台

6、基础上,开展了大量大数据应用研究,力图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商业价值,促进业务创新。例如,通过挖掘用户的移动互联X行为特征,助力市场决策;利用信令数据支撑终端、X络、业务平台关联分析,优化X络质量。商业银行也相继开展了经融大数据研究,提升银行的竞争力。例如,通过对用户数据分析开展信用评估,降低企业风险;从细粒度的级别进行客户数据分析,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提升银行的服务效率。总而言之,大数据正在带来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将会推动整个社会取得全面进步。2大数据安全研究现状在大数据计算和分析过程中,安全是不容忽视的。大数据的固有特征对现有的安全标准、安全

7、体系架构、安全机制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对大数据完整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数据完整性的检测;二是对完整性被破坏的数据的恢复。在完整性检测方面,数据量的增大使传统的MD5、SHA1等效率较低的散列校验方法不再适用,验证者也无法将全部数据下载到本地主机后再进行验证。面向大数据的高效隐私保护方法方面,高效、轻量级的数据加密已有多年研究,虽然可用于大数据加密,但加密后数据不具可用性。保留数据可用性的非密码学的隐私保护方法因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些方法包括数据随机化、k-匿名化、差分隐私等。这些方法在探究隐私泄漏的风险、提高隐私保护的可信度方面还

8、有待深入,也不能适应大数据的海量性、异构性和时效性。在隐私保护下大数据的安全计算方面,很多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