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ID:21619214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深,水利建设作为一项惠民性工程,其测量技术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下实现了革命性变革,GPS测量技术的应用,其不仅在测量精度上得到了极大提升,更是实现了传统导线测量与三角测量的取代,进而无需建立控制网,并受客观环境影响较小,以此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与适用范围。在此发展背景下,本文笔者以强化GPS应用技术为手段,以促进水利工程发展为目的,就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宄,具存一定的而应用价值,以供读者学习引用。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

2、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耍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任务;GPS技术中图分类号:TV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113-02GPS技术作为现代工程测量任务实施的重要环节,是由军事领域逐渐发展至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其操作快、时间短、定位准以及精度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加强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使其更好

3、的服务与水利建设与水利发展,是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1GPS的系统组成与应用优势1.1系统组成GPS测量定位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群、地面控制系统与卫星接收设备(用户所需)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空间卫星群由距离20万Km的24颗卫星组成,且其以60°的平面交角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以此可以确保任何地点地平线的用户在任一使用时间内均有5〜10颗卫星信号可接收;地面控制系统主要由主控站(1个)、监测站(5个)与注入站(2个)三部分构成,主控站是以观测GPS数据为主要任务。监测站是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并其工作状态实施监测。至于注入站,其功能为对

4、主控站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传输于卫星;卫星接收设备则是用户利用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和用户设备通过对卫星信号的接收,以此完成定位与导航任务的实施[1]。1.2应用优势(1)操作方便,耗时短。由于GPS测量能够在不通视的情况下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因此其操作过程简单,测量效率极高,往往只需几秒便可完成多点坐标的采集任务,同时,由于它拥有出众的续航能力,因此可进行全天候作业。(2)精度高,测景准确。实践证明,GPS在300〜1500m范围内的测量定位中即使持续工作时长lh以上,其放样平面位置的误差仍然不超过1mm。(3)自动化程度高。由于

5、数字化与电子化技术的应用,GPS操作系统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该功能的实现是为精度好、效率高及操作简单等其他特点的基础所在。(4)灵活性好、成本较低。GPS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过程中,因其具有灵活的布点方式,且受环境影响较小,进而可在极大程度上节省资金的投入,利于水利工程测量任务的成本控制。1GP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2.1高程测量通过水准和GPS两种测量资料的结合,对于区域性似大地水准面高程的确定是为一种效果良好的方法,该方法的实施要求GPS观测点拥有均匀的密度与分布形式,且水准测量资料齐全。通过GPS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应用,可将观测

6、点的高程差实施精密测定,同吋结合所构建的似大地水准面数学模型,可将目标点的高程异常或异常差计算得出,进而获得观测点的绝对高程。实践应用证明,对于大地高程误差(Ah/D)的控制,GPS静态定位技术可将丼控制在3〜5ppm范围内,对于20Km以内的测量距离,其精度可控制到厘米级别;对于利用高级水准点实施高程传递时,其误差控制丘陵与平原地区为±5cm之间,山区为±15cm之间,从精度等级可以实施四等水准测量[2]。2.2渠道管线测量渠道管线测量在水利工程测量中表现出线性放射分散分布的特征,其过程消耗人力物力较大,传统模式下纵断面的测景采用半站

7、仪或全站仪进行,由于受地形地貌与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测量结果所表现出效率低、精度差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需求。随着GP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渠道管线测量实现了全天候连续作业,其实施过程对于自然环境依赖较小,不受地形地貌与天气气候的影响,进而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测量技术,GPS定位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使得测量过程更加“随意”,并且对目标观测点确定时,只需简单的转角和设计高程等技术参数便可完成。GPS技术在渠道管线测量任务中的应用,不仅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减少了人力与物力的投入,节约了施工

8、成本。2.3变形与地形观测受其自身属性的限制,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实时监测堤坝外围、水库大坝、建筑地基等结构部位的沉降、倾斜以及位移(或变形)情况,此过程对于测量技术要求较高,需在保证观测安全与效率的基?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