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ID:21621645

大小:482.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3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1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2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3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4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科学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与数学教学改革新模式成果完成人李大潜、叶其孝、姜启源、谭永基、谢金星成果完成单位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推荐等级建议特等奖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推荐时间2009年4月10日成果科类理学代码075102序号931001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一、成果简介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奖金数额(元)授奖部门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5000教育部2001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6000北京市教委成果起止时间起始:1992年9月完成:2008年12月

2、主题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素质教育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500字)1)成果简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2001年以来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健康、规范地发展,2008年参赛校数和队数分别比2000年增长一倍和三倍,成为在全国高校中举办届数最多、规模最大、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得到了同行及社会的广泛认可,2007年被列入教育部质量工程首批资助项目。创立并完善了符合国情的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和运行模式,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和数学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3、,推动了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推动了把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部分竞赛成果得到深化和实际应用。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数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建模和与之相伴的科学计算已成为解决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关键手段,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数学建模的意识和能力。本成果旨在顺应时代发展对改革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力求有效地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应用脱节的弊端,探索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数学教学改革新模式。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

4、的方法(不超过600字)一、科学地规划设计、精心地组织实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从内容到形式均与传统的数学竞赛完全不同:1)内容的实用性和挑战性:赛题来自工程、管理、社会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和结果的检验,涉及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强调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富有挑战性,有很大的创新空间。2)形式的开放性和团队性:要求学生三人组队参赛,可以查阅、利用任何现有资源,三天内完成一篇科研论文,有益于提高学生自律自强、团队协作、奋力拼搏、探索创新等综合素质。3)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5、由多名专家根据“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表达的清晰性”评定获奖结果,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观念性转变。4)认真实施重在参与的宗旨:竞赛不限于三天拼搏,赛前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和教师辅导深化与拓展学习内容,赛后学生和教师一起深入研究赛题引发的相关问题,可持续为长达数月的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二、以竞赛为载体,促进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课程和以及教师队伍和实验室的建设;通过实施(2002年教育部)“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教改立项,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数学建模、提高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学能力

6、、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400字)1)创立并完善了符合国情的“政府支持、专家负责、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使竞赛一直健康、规范地发展,受益面不断扩大,质量逐年提高,成为全国高校中举办届数最多、规模最大并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为其他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提供了经验并被广泛借鉴。2)始终坚持“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宗旨,探索了一条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个人钻研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新途径,取得了重大的人才培养效益。3)推动了数学建模

7、、数学实验课程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推动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整个数学课程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4)扩大了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让国际同行了解并认可了我国应用数学教育的成就。5)企业积极赞助竞赛,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从1992年首届的10省(市)79所学校314队,发展到2000年28省(市、自治区)517所学校3210队,再发展到2008年31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023所学校12

8、846队,参赛学生累计超过23万,90%来自非数学专业,10%来自人文社科类专业,几乎涵盖本科和高职高专的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