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

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

ID:2163037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_第1页
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_第2页
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_第3页
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_第4页
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精彩灵动的自主学习课堂:动手操作是学生思维的源泉与起点,学生对于亲自实践和主动参与并且获得成功的知识往往最感兴趣,掌握得也最牢。在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后,要及时帮祝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防止铺垫过多、提问过细、指导过滥的倾向,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空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G623.5:B:1672-1578(2011)01-0136-01    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学

2、习时必须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要充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人才才是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然而课时终归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似乎是矛盾的,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本人谈一下自己的一点

3、尝试。  1、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始,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往往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  动手操作是学生思维的源泉与起点,学生对于亲自实践和主动参与并且获得成功的知识往往最感兴趣,掌握得也最牢。因此,在《找规律》的教学中,我用三种玩具图片和两张帽子图片代替实物,让学生动手搭配,学生第一次搭配时,是按自己头脑中的经验,无序的、杂乱的进行搭配,这时的思维仅仅停留在一个木偶和一顶帽子

4、要进行搭配,至于有几种搭配方法,在搭配的过程中会不会重复,有没有遗漏,头脑中还不是太明确;在和同学交流后,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不够牢固。在全班交流后,同学们在《找规律》中对如何有序搭配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且知道可以先用每一个木偶娃娃和两顶帽子依次进行搭配,也可以用每一顶帽子分别和三个木偶娃娃进行搭配,此时再一次让学生用纸片进行操作,并且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将动手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更使学生对学习激发起一种强烈需要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尝到自

5、主学习的甜头。因为学生动手操作,是在视觉与触觉、运动觉协同感知事物的同时,以内部语言悄悄地展开思维,他们在操作中所获得的形象和表象,又及时迪推动着他们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2、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波利亚指出“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种发现“再创造”的建立过程。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防止铺垫过多、提问过细、指导过滥的倾向,

6、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空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中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新。例如,教学“7+几”时,教师大胆摒弃“凑十法”的准备题,并隐去“7+6”图例中暗示的框线图,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独立思考,合作研讨。结果对于7+6=13,探索出多种解题策略——数数法、接数法、推理法(如8+6=14,7比8少1,所以7+6=13),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都有所发现、创新,都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3、在对教学过程反思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

7、自主性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对于学生反思力培养的程度,《数学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也分别作了相应的要求。第一学段的目标是“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这是“准”反思阶段,仅仅是对事件或情景的描述,重在准备、渗透与积累;第二学段的目标是"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这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作一些合情推理,其重点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在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

8、障碍后,要及时帮祝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第一次操作结果反馈时,有的学生是无序的、杂乱的,有的学生是有序的,条理清晰的,此时让学生思考哪一种搭配方法更好时,让他们仔细思考,认真评判,这个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通过对比寻找最佳方案。当学生明确了有序搭配能很快地找到所有方法并且不重复、不遗漏后,再一次操作并且同桌交流,用语言完整地表述出来,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