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及对策

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及对策

ID:21635793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及对策_第1页
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及对策_第2页
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及对策_第3页
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及对策_第4页
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淮南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对策张中平1    刘正本1   袁绪永2(1.安徽省淮南市气象局    淮南    232007;2.寿县气象局)摘   要  本文基于近52年来气象资料的分析,给出了淮南市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并从趋利避害的角度,结合淮南市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实际,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关键词  气候特点  气候变化 影响  对策 1  气候特点   淮南的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表现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热而雨水充沛,秋爽而天气晴朗。具体来说,有四个方

2、面的显著特点:1.1  雨热同季的优越性   淮南市年平均气温15.3℃,全年无霜期224天,年日照2279.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937.2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无霜期长,适宜于稻、麦、油、豆等多种粮食作物种植与生长。同时也孕育了“三山”“三水”(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淮河、瓦埠湖、高塘湖)的美好生态环境。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利用率高,气候资源相对更北地区较为丰富。1.2  南北气候的过渡性   淮南市位于北纬32~33度,位于这一纬度带的地区大致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但因这一地带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为悬殊,所属气候类型也

3、千差万别。自江苏省盐城向西,分别出现了平原、丘陵、高山、高原、沙漠、濒海、近海等地形地貌,也就出现了海洋性季风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西亚沙漠气候、地中海海洋性气候、美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等。淮南大致是这一纬度带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一个地区。   淮南兼具南北气候的特点。气候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农业生产也兼具南北特点。例如,作物既有暖温带的小麦、大豆、山芋、高梁、玉米、绿豆、豌豆等,也有亚热带的水稻、油菜、麻类等。1.3  两岸气候的差异性   春秋时期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说明对淮河两岸气候的差异性早有认识。淮河以南

4、地区水田居多,作物多以水稻为主,渔业也有一定规模。淮河以北多旱地,以小麦,大豆为主,沿淮夏季水稻也有种植。统计表明,淮河以南地区气温比以北地区偏高,多年平均偏高0.3度。降水量淮河以南多于淮河以北,多年平均偏高30毫米,在降雨日数上,淮河以南略多于淮河以北,但降水强度的极值出现在淮河以北。淮河两岸的气候差异除天气气候成因外,还可能是因为:(1)地形不同。淮河以南地区地形属于丘陵,岗地;而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其气候响应能力比淮河以南地区要快。(2)城市的热岛效应。淮河以南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1.4  气象灾害的多发

5、性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一年四季都会有气象灾害出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寒潮、晚霜冻等。夏季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高温、雷暴、大风等。秋季主要有台风、暴雨、低温、阴雨寡照、大雾等。冬季主要有寒潮、冻害、大风、大雪、大雾等。旱涝是淮南的主要气象灾害。旱多于涝,涝重于旱。2  近52年来的气候变化与影响2.1  气候有变暖趋势   通过对1955-2006气象资料进行统计表明: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温趋势最为突出。1994年以来的13年中,年平均气温年年偏高,其中有8年

6、异常偏高1.0℃以上,有3年(1998、2004和2006年)异常偏高1.5℃以上,而2006年年平均气温达17.2℃,异常偏高1.6℃,为1955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从四季温度年际变化来看,冬季(12~2月)、春季(3~5月)、秋季(9~11月)温度均有升高趋势,以冬春季升温趋势最为明显。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入冬推迟、冬季变短,入春提前、春季变长。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出现了17个暖冬天气,除了2004、2005两年冬季平均气温正常外,其余年份均显著偏高,其中1998、2006两年冬季平均气温异常偏高2.5℃以上,是1955年以来最暖的两个冬季。上世

7、纪五、六十年代,沟、塘、河、湖冬季结冰甚至封冻是常有的事,1954年末的冬季,淮河全线封冻,冰上可以走汽车。而最近十几年,不仅河湖等大面积水体不会结冰,连沟塘也难得见到薄冰。气候变化是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   在农业方面,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作物气候生产力增加。同时作物有效积温和作物生长期也随温室效应增强而增加。沿淮地区≥10℃积温平均增加15%,作物生长期延长大约30天,这对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较为有利。而暖冬天气有利于病毒、虫卵的越冬,对病虫害防治不利,农业生产成本也将因病虫害肆虐而增加。同时暖冬易造成小麦、油菜

8、冬前旺长,抗寒能力下降等。   气候变化对淮南市农业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变暖导致热量条件改善,使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