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制度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制度

ID:21642137

大小:12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3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制度_第1页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制度_第2页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制度_第3页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制度_第4页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件会签、分发与回收记录序号分发部门会签分发份数接收签名受控文件回收记录回收份数回收签名回收日期1行政人事部12财务部13供应链计划部14工程部15品质检验部16生产部17技术中心18910编制﹕xx日期﹕2017-6-15审核﹕日期﹕____________批准﹕日期﹕_____________文件修订履历页次版本修改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1-6A/0新制定xx2017/6/15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并告知从业者,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  范围 本

2、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管理。 第三条  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第四条  术语和定义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

3、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  公司安委会,对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负全面领导职责。负责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管控具体实施工作,部署落实“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告知计划”,分解落实至专业、班组、岗位,组织对本单位风险点进行辨识评价、评审和提报公司评审。对设备设施和生产操作作业活动方面进行辨识评价和管控。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第二章  安全风险的辨识第六条  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

4、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 2.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七条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第八条  风险点辨识的方法 1.静态分析: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1)安全

5、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①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②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③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④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⑤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2)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①按专业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1-1)。 表1-1 设备设施清单  表1-1设备设施清单序号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存放地点责任部门责任人备注②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专工、值长、班长、值班员、检修员、安全员等。 ③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④收集资料。

6、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⑤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⑥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参照表1-2)相应内容。表1-2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区域/工艺过程:车间装置/设备/设施:波峰焊NO: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未达到标准的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可能性(L)严重程度(S)风险度(R)风险等级建议改正/控制措施1电源开关电源

7、开关必须有独立的专用开关,容量匹配影响使用或设备损坏按规定设置容量匹配的独立开关122微小风险2防护装置接线柱防护罩齐全容易造成人员触电每次使用前检查防护罩完整性144可接受风险分析人员:分析日期:2.动态分析: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1)作业活动的划分 按作业区域和作业类别(检维修类、生产操作类)进行划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①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照表2-1)表2-1作业活动清单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作业类别备注12②将每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