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ID:2165010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_第1页
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_第2页
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_第3页
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_第4页
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摘要: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目标,结合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应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性,提出高校要结合自身条件制定育人的新思路,从教学中注重创新、以实践贯穿学习的过程、设立专门的创业服务中心等主要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实践创业培养    1.形势要求:高校应重视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知识经济已经成为21世纪最本质的经济形态[1],它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新的市场观念,新的社会

2、组织形式,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立国之本,对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正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市场需要[2]。  高等教育本着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高等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态势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和理念。另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要求高校必须着力探索如何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3

3、]  2.国内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  国外创新教育起步较早,以美国为代表,自1983年起,美国奥斯汀德西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竞赛,接着,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10多所大学,每年都举办此类学生创业活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统计,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4000个公司,创造了巨大的销售额。比尔.盖茨创建的微软公司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典范。  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学生的创业活动,1999年,全国学联将大学生创业大赛扩大为全国性的赛事。随后,清华、北大、人大、北航、上海交大、武大、西安交大、黑龙江大学和南

4、京大学试行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培训教育。国内学生创业成功的代表是视美乐公司。1999年,在清华大学第二届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材料系三年级学生邱虹云以其课外创新成果“视美乐”——种性能价格比甚优的投影仪发明获金奖,引起广泛关注。经发展,2002年视美乐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3000万。[4]  3.高校要创新育人思路  3.1将创新渗透到教学中  高校要将创新的理念运用于教学中,必须构建现代教学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对学生创新的主体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以开发创新思维。同时在考核中,应适当增加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锻

5、炼学生动手能力。  3.2让实践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3.2.1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最有效的途径。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可以让学生体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知识的需求,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缩短学校生活与现实生活所需知识的差距。也可以激发对社会某一领域的研究兴趣,促使学生利用自身知识优势,挖掘潜力。  3.2.2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数,把科研引入教学,使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科研便成为教学的“推进器”。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精神,训练科学思维,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

6、能力。  3.3建立专门的创业服务中心  大学生创业正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条件还未成熟,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创业服务中心,给予创业者相应的专业指导。  3.3.1创业信息的搜集  学生限于所学知识以及环境的制约,所获得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高校可以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组织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管理学、财务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可以由服务中心的人员汇集整理,为创业者提供参考,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关指导。  3.3.2创业计划可行性分析  创业服务中心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创业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比如,创业的方向是否正确;创业团队的组织是否合理

7、;能否吸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有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商业机会和商业前景分析;市场战略的拟订是否恰当;合法性评估;风险分析;盈利性分析等等。只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后,才可以使创业变得有针对性,更容易成功。  总而言之,高校如何面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将创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让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