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ID:21652947

大小:56.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_第4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摘要】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意共鸣的纽带。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努力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掌握提问的控制技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艺术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14-02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

2、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巧妙的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一、讲究科学“度”“量”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一节时,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2,y=2(x-1)2及y=2(x-1)2-1的图像?”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完全一部分项的系数分别是一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这

3、样提问,层层推进,便于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度,过易过难都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应该让学生跳一跳__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如果情境问题过大,学生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步骤的、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

4、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二、讲究新颖巧妙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在课后小结时,不要按照常规问“今天我们学到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而是先巧妙地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什么哪?”。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的发言异常踊跃:“

5、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情趣盎然。教师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哪?”。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问题后提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启动了思维,学生会牢固掌握同类项的分类应注意的问题。三、讲究有效激励1.热情。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

6、学生。1.期望。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成功,有成功体验。要使教师期望促进学生成功,除了语言,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2.可信任感。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

7、建立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四、留下思考时间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主要是考察对己学知识的记忆),等待1秒左右为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