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

ID:2165505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随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随园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十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1分)  随园记  ⑴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⑵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②,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

2、.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③。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④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⑶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

3、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官易此园,园之奇可见矣。  注:①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支脉。②堂皇:广大的堂厦。  ③宦窔: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厕所,东北角设厨房。  ④莫之夭阏: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1、本文作者随园主人,即(填姓名)。(1分)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易檐改途()⑵同其音,易其义()  3、当初隋园之所以选址建在小仓山北巅,是因为  。(2分)  4、作者“恻然而悲”的原因是(2分)  A.当年的避暑胜地干河沿,现在河水完全干涸了。  B.当年煊赫一时的江宁织造隋公,

4、而今家道败落。  C.当年千金难求的隋园,如今却只能贱价出售。  D.当年盛极一时的隋园,如今是一派颓圮荒芜。  5、作者将园子命名为“随园”的用意是(4分)    参考答案  1、袁枚(1分)  2、⑴更换⑵改变(2分)  3、小仓山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能将金陵城的胜景尽收眼底。(以第⑴段末句作答的给1分)(2分)  4、D(2分)  5、⑴整个园子在修葺时就紧紧扣住一个“随”字,每处景致都是随园布局。  ⑵辞官后可以在此处悠游山林,享受自在随性、洒脱不羁的生活。(4分)  附《随园记》译文:  金陵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

5、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山岭蜿蜒狭长,中间有个清池、水田,俗称干河沿。河没有干涸的时候,清凉山是南唐皇帝避暑的地方,当时的繁盛可想而知。称得上金陵名胜的,南边的有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边有钟山,东边有冶城,东北有孝陵,叫做鸡鸣寺。登上小仓山,这些景物就像漂浮起来一样。江湖这么大,云烟变幻那么快,不是山所拥有的景致,都被山拥有了。  康熙年间,织造(官职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砌上围墙,种了上千株荻草,上千畦桂花,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人们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隋园,是因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我主持江宁政事,园林倾塌而且荒芜,里面的房屋被改成

6、酒馆,楼台喧嚣,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春天也不开花。我感到悲凉怆然,询问园林之多少钱,说值三百两银子,我拿薪水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高的地方,建成临江楼阁;低的地方,修建溪旁亭子;有溪水的地方,修了桥;水深流急的地方,造了舟船;突起险峻的地方,点缀它的气势;平坦而且草木旺盛的地方,设置了观赏设施。有的风景加强,有的风景抑制,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因势取景,不是他们消失堵塞,仍叫做随园,和隋园同音,但意思变了。  建成以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两者不可兼得,所以辞

7、官而要园子。”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不做官。”然而我的坐不做官,和住这个园子的长久与否,是相依赖的。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