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

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

ID:21655615

大小:75.2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3

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_第1页
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_第2页
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_第3页
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_第4页
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皴法的探索【内容摘要】皴法是中国历代山水画家在绘画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重要技法,皴法种类繁多,技巧变化多样,能够代表画家的审美取向。皴法变化代表山水画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变化,是山水画风格变化的风向标,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一种山水画技法。文章介绍了近现代中国画家在皴法上的探索,重点阐述中国山水画对待皴法的三种态度类型。【关键词】皴法近现代画家探索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是历代画家在绘画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重要的表现技法,是画家审美意象的一个载体,代表着画家内心情感的审美追求,在绘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灵魂,皴法的变化是中

2、国画的演变进化和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皴法是山水画技法中种类最多的一种绘画技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一、中国画皴法在演进中实现艰难蜕变近代以来,以皴法为代表的中国山水画及其审美观念受到西方艺术的冲击,尤其是写实技法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识。(一)写实油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写实油画就己传入我国,到清代乾隆时期,写实油画仍然作为一种外来画种引发人们的好奇。写实油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仅限于宫廷中有此雅好的皇室贵族,并没有把它作为能够比肩中国千年艺术传统的一个新的标杆来看待。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指出:“学者能参用一二

3、,亦其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二)激进人士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清政府国势的危倾和时局的动荡,一些社会活动家和民主人士走出去重新认识西方绘画,并用新眼光做出了对中国传统绘画不科学、落后的判断,进而开始批判,焦点集中在中国传统绘画是否具有写实精神上。陈独秀在《美术革命__答吕??》中道:“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画家也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有力主导者,他曾经说:“中国画家,自临摹旧作入手。西洋画家,自

4、描写实物入手。故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虽名山水之亦多以记忆所得者为之。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这些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本着富国强民、学习西方科学民主精神的强烈愿望,对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展开了反思和批判,他们以其社会声望和政治地位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金城、陈衡恪、黄宾虹等一些画家在当时也提出了维护传统绘画的观点,但影响很小,收效甚微,无法改变西方观念和技法影响中国画的事实。从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中国山水画失去了自足的文化环境,在一股无法抗拒的外力作用下,强行中

5、断了自身的逻辑和规范,在充满矛盾和动荡的进程中发生了艰难蜕变。二、现代中国山水画家对待皴法的态度20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经历多种形态的革新,画家对待皴法态度大体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坚持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和延续古人画法,在创造中继承,以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画家为代表。二是走中西结合道路。以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刘国松等为代表,他们了解中西方绘画的特点和历史,不拘泥于皴法的继承和创造,通过全方位改造,实现中西方艺术精神的融汇和表现。三是完全西化方式。受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思潮影响,注重突破风格和形式,甚至完全放弃以皴为代表的传

6、统表现方式,更加自由和随意进行各种尝试。(一)坚持传承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坚持传统的画家是中国山水画的主流,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具面貌,在不同时期的遭遇也不尽相同,但都无一例外地坚守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把传统国学当做山水画不可动摇的基础,对古人的程式和法则抱有虔诚的尊重,因而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黄宾虹是首屈一指的大家,他笔墨高深,学养丰厚,在感受自然的基础上,整合前人的经验,追求浑厚华滋的大美境界。他把前人所传“平、圆、留、重”四字笔法发展为“平、圆、留、重、变”五字笔法,把“浓、淡、干、湿、黑、白”六字墨法扩展为“浓、淡、泼、破、积、焦、宿”七字墨法,创

7、造了“五笔七墨”之说,发展了繁密厚重的密笔皴法,提升了传统笔墨的精祌意趣。在批判中国画因循守旧、陈陈相袭的声音中,黄宾虹对绘画笔墨进行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高扬了中国画的内在人文精神。“鄙意以为画家千古以来,画目常变,而精神不变。因即平时搜集元、明人真迹,悟得笔墨精神。中国画法,完全从书法文字而来,非江湖朝市俗客所可貌似。鄙人研究数十年,宜与人观览,至毁誉可由人。而操守自坚,不入歧途,斯可为画事精祌,留一曙光也。”笔墨在此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技法,而成为了一种操守、人格的象征。虽然这不是新的创造,但在当时以科学、写实为标准的评判环境中,这段话不啻是肯定笔墨境界的宣

8、言,针锋相对地反驳了批判中国画落后的言论。齐白石的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