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般念到四禅

从安般念到四禅

ID:21659121

大小: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3

从安般念到四禅_第1页
从安般念到四禅_第2页
从安般念到四禅_第3页
从安般念到四禅_第4页
从安般念到四禅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安般念到四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從安般念到第四禪第一部分、「安那般那念」修習四階段第一、觀出入息(觀息進、出):1.在鼻孔周圍的觸點上,簡單地覺知出、入息即可(「入息一次知道」就夠,「出息一次知道」就夠,不必注意開頭到最後,全部的息),2.但不要注意觸點,3.也不要控制或抓息。4.心不隨著息進去或出去。5.不要注意息的熱、冷、推動等自相(色法名法各自的特相),也不觀息的無常、苦、無我之共相(色法名法共同的特相)。6.觀息時可內心默唸「進、出」。7.若此階段心很散亂,可以用數息的方式(從一數到八,即「進出一」「進出二」到「進出八」或「一、一」「二、二」……等方式)來觀出、入息。8.另外,若沒辦法專注者,更應行住坐臥都專

2、注息來培育定力。9.行住坐臥只觀息,而非其他。10.首先應決意專注五分鐘,能專注五分鐘後,應決意專注十分鐘,能後再決意十五分鐘,以漸增方式決意。11.能專注半小時之後,可換觀長短息。第二、觀長短息:1.覺知出入息,也覺知息長、息短即可,不要刻意控制息的長短,保持自然呼吸。息時長時短無所謂。任其自然。91.通常這階段會見到光,若出現,不要理它。是內光、外光都不要去管。2.若此階段不易,就不修,只看出入息就好。3.專注第一階段半小時左右及此階段半小時之後(即共至少一個小時以後),再換第三階段觀全息。第二、觀全息(即息的初、中、後段整道息):1.透過鼻孔周圍觸點,覺知整道息。心保持在觸點來知

3、道進息(或出息)的開始、中間、到最後,但是,也不去分辨經過觸點的息到底是初或中或後段。此時,禪相(心專注息的結果所出現的顏色或一種光)或會出現,若禪相出現一小時以上,方可轉觀微息。若無禪相而觀微息,易生妄想。2.(以上三階段,若不喜歡某階段,可以交替運用,增加定力)第三、觀微息:心保持在鼻孔周圍觸點,覺知觸點上的微細的息即可。不必理「出入」。1.首先觀入出息五分鐘、長短息五冷鍾、全息五分鍾後,才觀微息。2.若禪相出現且結合,也不要去理禪相,若微息太弱至不易專注了,才不注意息,而改專注禪相)。第二部分、練習各禪的五自在第四、轉觀禪相入初禪階段1.9發現禪相與息結合後(二者結合在同一位置,

4、禪相即息、息即禪相的感覺)至息不見,就可專注禪相(不要去管禪相的顏色或形狀如何變化,只要禪相沒有完全消失變成一片黑暗,都繼續把心專注在息位置的禪相上,不要管上方下方或周圍的光,只在息處之一點觀禪相就可。且不要念白白亮亮1.萬一禪相完全消失,才轉回專注息,等禪相出現而又結合至息不見後,再持續專注禪相)2.當專注禪相時,息出現不注意,不可以一下子看禪相、一下子看呼吸(這樣做定力會掉),也不去抓它或控制它(若用意志去操控它,禪相會消失或轉變,定力也會消失,也可能產生身體疲累、緊繃,或是眼睛痛的現象)。第二、出初禪後在心臟裡檢查有分、禪相1.若專注禪相一個小時之後,開始在心臟裡查「有分」(bh

5、avavga有分識;有分心)或稱為意門(manodvara)和禪相。2.方法如下:心不再理會禪相而從面前出來,快速移到心臟部位。不要把面前的禪相一起帶到心臟部位,否則看不到心臟裏的禪相,因為面前的禪相較光亮,帶下來時,會把「有分」的光遮蓋住,就看不到「有分」的形和色了。「看」(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睛看)「有分」中的禪相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多大多小(應跟面前的禪相一模一樣,較小而已),如果看到禪相了,就表示是「有分」了。3.檢查有分時間是一至兩分鐘(不要檢查太久,否則心臟會振動得不舒服)。4.如果沒有查到「有分」的顏色和形狀,沒關係,再把心移回息位置的禪相,專注禪相約半小時之後,再快速

6、到心臟部位查「有分」和禪相。第三、修習初禪的五自在:1.進入初禪之後,閉眼就有禪相,即開始修習初禪的五自在:91.(以下錄自:《如實知見》pp.22-25):一、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辨識諸禪支。二、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想入定的時刻入定。三、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預定的意願住定多久。四、出定自在:能夠在所預定的時間出定。五、省察自在:能夠辨識諸禪支。轉向與省察這兩種作用發生在同一個意門意門manodvara-門是比喻,用來指心與對象發生作用時的媒介。眼、耳、鼻、舌、身、意這六門是心與心所出外會遇對象,及對象進入心與心所領域的門。前五門是物質的,即敏感的微細色法,存在個別的粗感官裡。意門

7、是精神的,亦即有分心。當對象出現在意門時,意門心路過程中的心只透過意門來緣取對象,不直接依靠物質的門。(ComMAbhⅢ.12p.130)心路過程心路過程vithi-認知對象的心理過程。當對象出現在六門之一時,為了認知對象而生起一連串參與認知作用的心。心路過程中的心依照心的法則而以適當順序相續生起。(EssAbhp.131)(manodvaravithi)。轉向作用由意門轉向心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這種心在前五門心路過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